賴其萬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賴其萬 相關的文章

你幾歲?

年齡真的有那麼重要嗎?一個人要老而幸福,就是要跨出年齡造成的心理鴻溝,不要再把「你幾歲?」掛在口邊!

怎一個老字了得

在這新冠肺炎壓境之際,也許有人會擔心我這把年紀還到醫院工作,但個人倒覺得在這關頭,雖然無力從事第一線防疫工作,但還能繼續披上白袍,像這幾天以電話為老病人看診開藥,免得他們在疫情盛行之際,還要到醫院拿藥,更深感這職業的意義。但我非常清楚,「老」是人生必經的一站,我會謹記邱吉爾的瀟灑名言,「酒店關門我就走」……。

別了,親愛的大姊

雖然每個人都無法避免遭遇到至親的家人或朋友離世的悲痛,但在送別失智病人的離世時,我都會不自覺地為病人與家屬因為「脫離苦海」而慶幸。透過自己的專業,我更了解這種病人「生不如死」的晚年對家人的影響。

故人夢中來

一場夢使我重溫了與老友之間的回憶,也使我更了解高級知識分子並不是樣樣都對,讓我更了解「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的睿智名言。

我選擇學醫這條路是對嗎?

由醫學院畢業已經超過半世紀,病人與家屬的感激眼神與笑臉常使我不覺在心內默念,我可以無愧地向吳老師在天之靈,說一聲:『老師,我真的做到了。』」

緣起緣落憶老友

記得約三十年前由美返台省親,訪問了出國以後才成立的成大醫學院,而有機會拜會了當時的創院院長黃崑巖教授。成大神經科賴明亮教授告訴我,黃院長寫得一手很棒的書法,常應訪客的要求而揮毫,如果我有自己喜歡的詞句,也可以請他幫我寫幾個字,裱褙加框做紀念。

充滿感恩的回顧

活得老又要活得好,一定要能控制自己的心情。如果我們無法做好「気分転換」,隨時都有可能因為不可預知的刺激,而將本來祥和快樂的心情,瞬間化為烏有。

以「每個病人都不一樣」的心看病

過去我披上白袍,聆聽病人或家屬訴說他們的問題時,總是以批判的心態,聽不到幾句,就開始不知不覺地以「過去的經驗」、「書上的知識」或甚至「直覺」給予「診斷」、「治療」,以為病人與家屬就會滿意地離開門診。但自從這發生在家人的切身經驗,「同理心」使我成功地跨過醫病之間的鴻溝。

踏出舒適圈

一個人偶爾有機會「踏出舒適圈 」,證明自己還可以做一些自以為無法勝任的事,並因而得到自我肯定,也是很有意義的。

追念惠我良多的恩師貝克教授

安息吧!貝克教授,您對神經學的貢獻將會永遠被懷念,而您所教育出來成千成百的神經學學者也會繼續以他們的學識醫術去訓練更多的神經科醫師,治療更多的神經科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