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前幾天一位過去的學生來信敘舊,問了我一句話,「老師,你看病多年,是不是有時會覺得『怎麼又是一樣的問題』而感到厭煩。」我不覺反問這個「中生代」的醫師,是否行醫已有「每個病人都一樣」的疲憊厭倦之感,因為這是目前國內外醫學教育最擔心的發生於醫護人員的「耗竭」(burnout)。還好,他並沒有我所擔心的其他症狀,於是我與他分享一個多年前幫我「開竅」的真實故事。
這是一位我們醫學上稱之「疑病症」(hypochondriasis)的病人。他告訴我一大堆的「症狀」與自己擔心罹患的各種「疾病」,醫師們做了一大堆的檢查,抽血、X光、電腦斷層、核磁共振,「但沒有一位醫師診斷出我的病」。我聆聽他的病史,做完神經學檢查,也沒有發現什麼異常,於是我告訴他,「你已經做了這麼多的檢查,看了這麼多的醫師,為什麼你還要繼續找會發現你有病的醫師?」想不到他的回應竟然是,「請問還有什麼檢查我還沒做?」這種病人很容易使醫師心煩氣躁,醫病雙方不歡而散。
那天我深吸了一口氣,決定看看自己是否能夠替這一位無助的病人做點什麼。我告訴他,我也曾見過像他這種病人,自己一直以為有病,不信任認為他沒病的醫師。但我願意跨過醫病之間的鴻溝,與他分享過去真正發生在我自己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