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慧

曾任《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2008年以《台灣脈動》、2009年以《川流台灣》(合得)連獲兩屆金鼎獎之最佳專題報導獎。2010《台灣山國誌》入圍卓越新聞獎。2013《文明密碼》獲台達能源氣候特別獎。2014年《咱ㄟ社區》獲金輪獎。2017年以《住的適當科技》入圍全球華人永續報導獎。

陳世慧 相關的文章

陽台物語

雖是附屬建物,陽台因兼具景觀休閒與洗衣曬衣功能,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特別是它連接了室內與室外,半戶外的特性,除了讓它成為鄰居聊天的好地方外,也是街景的一部分,如能善加運用,對住戶與市容都有幫助。

品水與瓶水 飲水文明的指標

品水的誕生,與瓶裝水市場的蓬勃發展相關,但前者若是飲水文明的里程碑,耗用寶特瓶的後者即文明的倒退。

編者的話

相較於幾個月前的疫苗荒,來自友邦捐贈、政府自購、民間協力採買的疫苗逐一到位,接下來,是大家踴躍接種,才好盡快達成集體免疫的目標。

編者的話

如果減少拉近兩者的距離。消費的無欲境界是零,現狀是一百,從一百到零的道路固然遙遠,也無法一蹴可及,但新的技術、新的發明,卻能慢慢拉近兩者的距離。

編者的話

才開春沒多久,疫情依然肆虐,俄國與烏克蘭的邊境上空,卻多了一道厚厚的烏雲。在國際間,恩怨情仇糾纏不休的國家不少,文化根源同為基輔羅斯的烏、俄兩國也是其一。加上此次事件涉及歐盟各國與美國各自在經濟、能源與戰略上的利益,原本就盤根錯節的情勢,更顯得複雜萬端。

編者的話

擁有豐富祭典的台灣,近年雖意識到民俗保存的重要性,但如何讓活水延續,孕育傳統的「土壤」富含養分,長得出綠葉新枝,仍有待大家一起努力。

編者的話

在媒體大幅報導塔利班奪回政權之際,《經典》總編輯王志宏則再度想起二十多年前他在阿富汗的經歷,從一個攝影師的個人小歷史出發,讓人照見大歷史的不勝唏噓。如今,阿富汗仍處於劇烈變動之中,只期盼上蒼垂憐這個飽受蹂躪的國度。

編者的話

疫情發展至今,我們看到台灣在公衛上的進步,政府執行力上的效能,多數民眾公德心的覺醒,但與此同時,也看到恐慌造成的口罩之亂,包括跟病毒一起成長、茁壯,不斷傳播的各種刻意或無意的假消息。我想說的是,如果我們知道病毒也是一種似有實無,似生命的非生命,它的生存與否全有賴宿主細胞的協助,就會發現假消息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不也是因為我們缺乏對知識的理解,誤信謠言所造成的?

編者的話

關於死亡,我們並不陌生。南亞大海嘯時,被巨浪衝上岸的浮屍遍野,新冠肺炎致死的人數迄今已達六百多萬;然而彷彿還不夠,教訓還不夠、警惕還不夠、顛沛流離還不夠,總是沒有贏家的戰爭,還是在烏克蘭境內烽煙四起。

編者的話

充滿傷痛、艱難的二○二○年,就要在這樣的氣氛下落幕了。不少讀者,想必已經開始在計畫整理自己的住家,甚或考慮買房了。如何才能住得幸福?城市的規畫、社區的經營,誠然是關鍵,但只要能把周遭環境打掃乾淨,東西擺放整齊,幸福,至少就能瀰漫於方寸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