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如果減少拉近兩者的距離。消費的無欲境界是零,現狀是一百,從一百到零的道路固然遙遠,也無法一蹴可及,但新的技術、新的發明,卻能慢慢拉近兩者的距離。

知道有多少讀者和我一樣,一眼瞥見本期的封面,就被它潮溼氤氳的氛圍所吸引:雨水模糊了窗玻璃,德昂解放軍年輕的臉孔變得毫不真實,一如,戰爭的本質。

關於緬甸,不管是它在軍政府專制時期或之後,《經典》都曾透過多方管道,深入報導這個位於中南半島上富庶卻多災多難的國家。從〈滇緬公路〉、〈泰緬邊境〉、〈納吉斯風災〉、〈馬來西亞的緬甸難民〉……一直到〈羅興亞無止境的漂流〉,不變的是,大小戰役,不間斷的苦難,仍然籠罩著佛國的邊境。

視線回到台灣,大選過後,在慶幸我們再次攜手並肩,深化了台灣民主體質的同時,同一塊土地上,其他同等珍貴的價值,也等著我們以一樣的決心,繼續努力落實。

在這期的【減法時代】裡,由撰述佳珍所執筆的〈廢棄物重生記〉就是其一。過去,或許也包括我自己在內,對於「再生」一事,始終存有一絲不好說的疑慮。原因之一是,再生的過程不會因為它是再生,就少了水或電的消耗,或是能達到零汙染,所以,如果實情如此,那會不會所有的努力,只是「解決了這個問題,卻製造了那個問題」?

但在看完佳珍一連串的採訪後,我們發現,如果減少消費的無欲境界是零,現狀是一百,從一百到零的道路固然遙遠,也無法一蹴可及,但新的技術、新的發明,卻能慢慢拉近兩者的距離。

以報導中的大愛感恩科技為例,紡織業向來被視為「汙染大戶」(染一公斤的布需耗費一百公斤起跳的水,排放廢水會造成汙染),但大愛感恩科技透過改變製程,避免染色造成用水浪費及汙染;強調「零廢棄時尚」的服飾品牌Story Wear,則以來自舊衣回收站、民眾及企業所捐贈的衣物為原料,在設計、打版後,交給在地的裁縫師製作,不只衣服本身很環保,也形成所謂的「循環經濟」,讓環保因為進入市場體系,得以不斷運作下去。

最後,由文稿召集人美玲所寫的【人樹之間】〈愛木者言〉,透過好幾位木作老師、學生、設計者、使用者等的分享,帶領我們走進溫情款款的木造世界。相較於現今多以塑膠、水泥、鋼筋等材料構築的空間、器具,木頭的質樸、溫暖,甚至是環保,著實讓人對它懷念特別多。

 

作者
曾任《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2008年以《台灣脈動》、2009年以《川流台灣》(合得)連獲兩屆金鼎獎之最佳專題報導獎。2010《台灣山國誌》入圍卓越新聞獎。2013《文明密碼》獲台達能源氣候特別獎。2014年《咱ㄟ社區》獲金輪獎。2017年以《住的適當科技》入圍全球華人永續報導獎。
本文出自

緬甸

【本期封面】攝影/Brennan O`Connor
豆大的雨點落在車窗,模糊了原本透明清晰的玻璃,雨痕像淚痕,「民主」似乎是虛無縹緲的想望。二○○八年公投的《緬甸憲法》,換湯不換藥地保留軍事獨裁的爭議,對待少數民族仍然武力侵犯,無談判,不妥協。而少數民族訴求的獨立,僅是想要返回家鄉,種自己的田。不平等的和平造成緬甸的戰火苦難,實現真正的和平愈顯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