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擁有豐富祭典的台灣,近年雖意識到民俗保存的重要性,但如何讓活水延續,孕育傳統的「土壤」富含養分,長得出綠葉新枝,仍有待大家一起努力。

灣人喜歡遊日這件事,從數據看得出來:日本每年的觀光人數達三千一百多萬人,台灣旅客就占了四百八十九萬。有人說,台灣人之所以哈日,距離近、旅費便宜是其一,殖民的歷史親近性是其二,但撇開這兩點,一個超級現代化的國家,卻文化旗幟鮮明,保有札幌雪祭、京都祇園祭、秩父夜祭等原汁原味的傳統祭典,或許,才是它令人流連忘返的因素吧?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頭城搶孤、東港王船祭、鹽水蜂炮、媽祖遶境……,一樣擁有豐富祭典的台灣,近年雖意識到民俗保存的重要性,但如何讓活水延續,孕育傳統的「土壤」富含養分,長得出綠葉新枝,仍有待大家一起努力;畢竟,唯有民俗與常民生活仍保有內在的聯繫,才能在感動自己人之餘,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擺脫扁平的面貌,代之以清晰的輪廓,成為外人辨識台灣時,最為獨一無二的文化符碼。

本期的封面故事【出神入話】〈扮將——扮演穩定人心的「將」信仰〉,即抱著這樣的企圖心,深入而全面地介紹了台灣民俗中重要的「將」文化。在撰述鄭接黃與攝影召集人安培淂的聯袂採訪下,他們在踏查全台多達十多座的廟宇,九個戲班、將團與表演團後,留下的除了是一張張令人驚豔的臉譜外,所謂的「將」,有了天上人間的縱深,扮將的「人」,有了血肉、身世與故事;而在將與人的聯手下,內行的門道與外行的熱鬧之外,台灣最深層的文化礦藏,熠熠發光。

除了〈扮將〉之外,經典雜誌的老朋友生態作家陳應欽,這次特別提供了圖文精彩的【自然人】〈小櫻回家——孑遺國寶魚的保育與流放〉一文。經過多年的復育,生長在七家灣溪的櫻花鉤吻鮭的現況,想必很多人都感到好奇。

【大海.島.人】〈海裡的親愛陌生人——身障潛水難行仍行〉報導,讓人對身障者自我挑戰的勇氣,敬佩不已。最後,【人文風景】系列這次的〈源明枝綠——在人間修行的建築師〉,由文稿召集人潘美玲所執筆,介紹了致力於研發在地建材的夫妻檔建築師:甘明源與李綠枝。借用文章的第一段話,「建築師是魔術師,是夢想家,也是實踐者,」而建築作為最大的文化載體,反映的,經常是一個社會的集體省思。

每期的編輯工作接近尾聲時,閱讀著一篇篇精彩的內容,總覺得太陽底下無鮮事的世界,其實仍充滿著許多新鮮、有趣,令人讚嘆的事物。期待您在閱讀本期雜誌時,也有著同樣的感受。

作者
曾任《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2008年以《台灣脈動》、2009年以《川流台灣》(合得)連獲兩屆金鼎獎之最佳專題報導獎。2010《台灣山國誌》入圍卓越新聞獎。2013《文明密碼》獲台達能源氣候特別獎。2014年《咱ㄟ社區》獲金輪獎。2017年以《住的適當科技》入圍全球華人永續報導獎。
本文出自

扮將

【本期封面】攝影/安培淂
高雄鼓山地嶽殿吉勝堂八家將團裡,一名老將腳於出軍之際,在鏡前端詳面容。「扮將」作為顯性的台灣文化符碼,卻以相當隱性的理解存在於社會,不僅是信仰的神祕,曲解與誤解更讓「扮將」成為擺盪在正義與罪惡的力量。而近年來,將藝的展演、將學的推廣,似乎逐漸擦亮了看清「扮將」的那面鏡,有了一個認同扮將文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