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

正視乾旱常態化 智慧水管理的挑戰

在全球暖化影響之下,區域性旱象恐怕會成為常態,除了民眾應在生活中具備節約用水的意識,政府也須重新省思強化水資源的風險管理策略。

出軌後的前進 從鐵路特性解讀事故背後

太魯閣號事故現場,毀損的軌枕可看出當時衝擊力道之大。除了台鐵組織的結構性問題,鐵路的特性及發展也潛藏危險因子。「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不應只是口號,而是你我須念茲在茲的行動。

台灣鐵道上的俄羅斯輪盤 太魯閣號的椎心泣血之痛

太魯閣號意外敲響警鐘,台鐵一年兩億人次的載客量,若未能正視鐵道安全管理,坐上火車,你、我將被迫玩上「俄羅輪盤遊戲」,難逃無常?

台鐵,下一站 企業文化的醬缸vs.民營化的曙光

鐵路是交通工具,也是一道迷人的風景。一百多年來,台鐵從現代化的火車頭,到今日面臨嚴峻的挑戰,重新找到台鐵定位、落實班表、調整票價,或許可以贏得新的契機。

乩身 神是眼前人

乩身熹目入定,或有靈動,神靈的降臨、眾人的等待,台灣民間信仰裡,具有媒介性質的乩身,將「人意」與「神意」、「真實」與「超現實」,綜合實踐在社群的現實人生當中。

烏干達首位佛教僧侶 覺護比丘的修行之路

在非洲人的普遍認知中,佛法等同功夫與東方武術,屬於瘋子行徑;披上袈裟的覺護比丘縱使飽受文化曲解與攻擊,仍立志讓佛教在故鄉落地開花,藉此療癒非洲百姓的世代創傷。

建竹未來 愈消費,愈環保

全球溫度處於正負二度C的危急存亡之際,民眾在消費習慣上趨於謹慎,且更具環保意識,竹子在生長速度、減碳效率,比木材有更出人意外的表現,多多利用竹子,可以取代木材、鋼筋用量,亦可達到減塑目的;地球未來的命運,端視我們如何將有限資源,智慧運用。

鋰礦 新驅動能源之戰

本世紀的關鍵新趨動能源「鋰礦」,被稱為白色石油,也是投資客眼中的「沙漠黃金」,玻利維亞、中國、美國等國家更爭著搶先插旗,在綠色能源需求高速成長下,能源大戰勢必開打。

從根本做起 海洋教育一起來!

玩沙、賞海景,是許多人的海洋初體驗。但作為海洋國家子民,大步往前,從教育著手,全面地認識海洋,才是根本之道。

向山致敬 台灣山林開放政策

登山活動能充分體驗台灣山林的生命力。二○一九年政府正式宣布未來山林朝向開放管理,從禁錮到自由,登山反映了台灣人的環境意識與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