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已將近兩年,不但未見平息徵兆,且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全球輪動蔓延之勢。病毒傳播無國界,封城鎖國對疫情防治有其限度,對社會經濟急速萎縮所造成的民生衝擊往往比疫病來得更早也更重大。現今能減緩疫情的首要措施為疫苗施打,自二○二○年十二月八日一位九十歲的英國婦人接種了第一劑新冠肺炎疫苗後,迄今(六月十八日)全球已有二百一十二個國家地區接種,平均以每天三千三百九十萬劑的速度施打,總施打劑已逾十六億四千八百萬劑,至少接受一劑疫苗注射的人口,約占全球人口數的21.1%。以二○二○年全球七十八億人口計算,若能有65-70%的人接種新冠疫苗,則疫情的緩解有望,因染疫而死亡的人數也能大幅減少,全球貿易經濟重啟方指日可待。
然而,目前全球疫苗的生產及分配存在著極端不公,疫苗多由富裕國家購得,截稿當下,這些國家的疫苗人口接種率(至少有一劑),在美國是52.34%,英國達61.9%,瑞士43.35%,冰島67.84%,德國49.2%,加拿大65.65%,以色列63.4%,但非洲某些國家如布吉納法索、剛果民主共和國、奈及利亞、獅子山共和國等,截至六月初,接種率卻都不及1%。若望全球大流行緩解,疫苗生產及分配的公平正義,是各國必須共同正視的重要課題。
COVAX的成立
二○二○年疫情初始,由世界衛生組織、流行病防備創新聯盟(CEPI)、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lobal Alliance for Vaccine and Immunization, GAVI)等國際組織發起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苗實施計畫(COVID-19 Vaccine Global Access, 簡稱COVAX),皆同意疫苗必須公平分配, 並針對開發中國家提供至少滿足其「最低需求數量」的疫苗。共有九十二個低收入及中低收入的國家具備取得COVAX 「預先市場承諾」(Advance Market Commitment), 可望從COVAX機制取得疫苗。COVAX 已獲得不少資金挹注,二○二一年二月十八日,美國在七大工業國領導人會晤後承諾投入四十億美元的資金,德國也同意投入十五億歐元,歐盟則投入十億歐元。日本原先投入二億美元,二○二一年六月首相菅義偉宣布追加八億,先後投入十億美元。
COVAX成立的理想達到了嗎?希望能公平分配疫苗的COVAX至今只配送出八千八百萬劑疫苗至一百三十一個參與的國家及地區,尚不及美國已接種劑數的三成。理想與事實存在著巨大的落差,富裕國家多半就是重要的疫苗生產國,且超額訂購疫苗。杜克大學全球健康創新中心二○二一年四月的研究指出,高所得國家已經購買約四十六億劑疫苗,中高所得國家已取得約十五億劑,中低所得國家約六點九億劑,而低所得國家只有六點七億劑。杜克大學的研究也預估,到今年七月,美國可能至少有三億劑的剩餘疫苗。亦即每個符合條件的美國人接種後還有餘三億劑,美國將捐贈這些剩餘疫苗,並以「非營利」的價格購入更多輝瑞BNT疫苗,以援助中低收入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