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驚無險的家人團聚

如今父母過世多年,沒有想到現在變成兒子回來探望我們,易地而處,深恐這將激起當年自己臨別時,曾經後悔回國省親的複雜情緒,而瞬間覺醒,千萬不要讓兒子看出我們的感傷。

老兵不死 只是漸凋零

我將謹言慎行,當我知道自己「凋零」已經無法勝任「醫師」或「醫師的老師」時,我一定要能優雅地步下台階。

踏出舒適圈

一個人偶爾有機會「踏出舒適圈 」,證明自己還可以做一些自以為無法勝任的事,並因而得到自我肯定,也是很有意義的。

我選擇學醫這條路是對嗎?

由醫學院畢業已經超過半世紀,病人與家屬的感激眼神與笑臉常使我不覺在心內默念,我可以無愧地向吳老師在天之靈,說一聲:『老師,我真的做到了。』」

你幾歲?

年齡真的有那麼重要嗎?一個人要老而幸福,就是要跨出年齡造成的心理鴻溝,不要再把「你幾歲?」掛在口邊!

由一位友人女兒追思亡父談起

齊格勒醫師與我們兩家人有許多難忘的回憶。我們最初步入醫學時,都選擇做精神科醫師,而後才轉為神經科,同時我們也都彼此尊重對方不同的語言與文化,並互相學習。我何其有幸認識這位仁人君子!

度假心情可創造豐富人生

想不到本來是令人沮喪的取消團聚,竟使我品嘗到令人難忘的人生經驗。也許,只要自己能每天保持「度假的心情」,我就可以過豐富的人生。

出國進修的諸多雜感

我希望我的回國不只是完成我還債的心願,更希望證明我現在所做到的,遠比我只做了兩年住院醫師就中輟返台更有貢獻,也唯有證明了我做到這點,才能讓我此生無憾。

醫學教育與學習環境中的信任感

臨床老師或醫院是否有帶給學員被信任的安全感,而這正是讓醫學生學到正確行醫態度的關鍵。

糊裡糊塗的一天

今天這一場糊塗,使我對行醫之道更上一層樓。我要在此對《病主法》的團隊致上最高的敬意,我將好好「自修」初階的這兩本講義,才不會白白浪費了這一天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