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仁見智:新冠肺炎防疫隔離面面觀

我們需要能夠接受「見仁見智,不見得大家的看法都能一致」的事實,重要的是我們要尊重別人不同的想法,試圖了解為什麼別人與自己的想法不一樣。我還特別需要自我警惕的是醫師這一行業,更要特別小心,不能失去謙虛。

回顧塵封多年的往事

人生是一條永遠無法回頭走的路,年輕時忙著做好眼前的工作,並前瞻未來,很少有閒情逸致回顧往事,而今仍有健康的身心,並有餘暇在書房悠閒回顧將近七十七年的歲月。抬頭遙望窗外觀音山、淡水河的美景,此時心中充滿感恩,希望往後的歲月可以做更多的回饋,提攜更優秀的後進,共同努力,使美麗的家園更美。

一年一度聖誕賀年的心靈交流

春節即將來臨,台灣即將有數萬海外親友回鄉團聚賀新年。身為醫者,不覺擔心這來勢洶洶的變種病毒,在人口短期的大遷徙將會帶來多少災難。但願國人好好遵守政府的防疫政策,來年我們才能歡度佳節,四海暢遊。

愛泳老人莫逞強

老人的不自量力:這次過分挑戰自己引來的麻煩,使我領悟到,老人最可怕的是「好勝心」,引來沒有人會同情的後果。也不覺想到,有多少老人看醫師時,自己都會覺得不好意思實說真正的「近因」而「隱匿病史」,導致醫療資源的浪費。

一封病人母親的海外來鴻

我這才領悟,真正能保留珍貴的記憶,並不是聲光的錄音錄影,而是事件發生時當場全神貫注的享受。同時,如果事後能夠在日記、與家人親友剖心剖腹的信件或散文、詩歌抒發自己的感受,最能喚起封塵多年的記憶。

虛心與心虛

我發覺在受邀演講並非自己專精的領域時,雖然感到「心虛」,但說實話,我會因此而「虛心」用功,多讀了不少資料準備,而應驗了教育界常說的「最好的『學』就是『教』」、「為了教別人,只好自己先練功夫」。

23這個神奇的數字

在這條路上我也領悟了「成就感」遠比「成就」更有意義。在一次返美探親時,探訪了退休多年、亦師亦友的齊格勒主任,他問及我回台以後的研究、論文、升等時,我很坦白回答,這些都是別人看得到的「成就」,但我回到台灣以後才領悟到,雖然他所問的「成就」我都沒有,但我卻覺得返台所做的很有「成就感」。

在家度假

由於疫情嚴峻,外出度假於心不安,所以在這個假期完全沒出遠門,只是讓自己離開工作,深入思考再幾年當自己完全退休時,如何過我剩下的人生。「閉門思過」是太嚴肅了,我倒是很喜歡谷歌的新字,「homecation」(vacation at home,在家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