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火與茶苗 異域.僑鄉.泰北茶

在曾經是一片鳳梨園的密章翠峰茶園,春茶採摘正緊鑼密鼓進行著。有別於昔日台灣「送炭到泰北」的苦情難民村,今日泰北令人耳目一新。

在曾經是一片鳳梨園的密章翠峰茶園,春茶採摘正緊鑼密鼓進行著。(攝影/潘美玲)
在曾經是一片鳳梨園的密章翠峰茶園,春茶採摘正緊鑼密鼓進行著。(攝影/潘美玲)

九八九年夏天,四百五十株金萱茶苗被舊衣輕輕包裹著,靜靜藏在運往泰北的救災物資裡。誰也沒有料到,三十五年後,百株茶苗會成為灑遍泰北山頭的綠金,改變邊境地景,也改善了山村命運。

由紅轉綠的邊境地景

個性爽直、聲音拔尖的泰北僑生傅碧瑤從清萊府的滿星疊村上車,跟著我們一路北上邊境的漂排村訪友,跳上小皮卡就有感而發地喳呼道:「今天我只要一聽到『邊境』兩字,都還會心驚肉顫。」她忘不了當年泰國政府為了消滅毒梟坤沙大本營,鎮日狂轟猛炸滿星疊,逃難時連鞋子都顧不上穿就往外竄逃,在她心裡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

泰緬邊境燦放的罌粟花田,突兀地站著肅殺軍人,為求生存,深居的山民曾以此謀生,直至出現第二種選擇。(圖片/達志影像)

在這個靠近泰緬邊界,長腳一伸就可以踏進緬甸國土,過去人煙罕至的叢林山崗深處,曾經隱藏著一個人人噤聲、不能說的祕密——罌粟花,血漬般殷紅的花瓣,山谷裡迷幻的色彩,與山民的崎嶇命運血淚交織出一則則泰北傳奇。

車行一路攀至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的漂排村,搖下車窗漸漸感受到一絲涼意,引人注目的是,舉目所及滿山遍野長滿了茶樹,曾經一整片紅瀲豔的罌粟花海,由紅轉綠!一九六九年,泰國九世皇為掃毒而雷厲風行的「泰皇山地計畫」奏效之外,來自台灣的農援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一九五三年滇緬邊境撤退的游擊軍隊。(圖片/中央社)

為國賣命打仗,一路輾轉流離,從雲南、緬甸、泰國跟著軍隊到處流動遷徙,最後卻淪為國際人球的滇緬孤軍處境堪憐,八○年代在台灣曾經激起一波波「送炭到泰北」的愛心暖流,一九八二年成立的「中華救助總會泰北難民村工作團」(以下簡稱救總),延續退輔會的努力繼續想方設法為難民們在異國安居找尋活路。

時任救總泰北工作團龔承業團長左右手的朱成亮謙說自己「莫名其妙」被上級點名派任協助籌設農場。這個小兵哥沒有第二句話地集合弟兄、挑起槍枝從清邁府的唐窩村出發走了七小時,才來到馬康山除草、墾地、尋找水源,「一下起雨,黃沙飛揚的泥土路瞬間變成泥漿路,便當裡只有鹽巴、辣子(辣椒)拌飯,在原始的莽莽叢林裡開墾,什麼苦都吃過。」

滿星疊茶園裡的朱成亮,曾是泰北工作團難民村農技輔導員,從「接生」茶苗到農業輔導,與茶關係密切。(攝影/潘美玲)

「篳路藍縷」在早期的泰北山區絕對不是一個形容詞,而是動詞,必須流血流汗的艱苦行動。救總在一九八三年成立第一座馬康山示範農場,之後又陸續成立了十二個農牧場。

一九九四年底救總預算告罄、工作團即將面臨裁撤,時任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的章孝嚴找到了民間的佛教慈濟基金會,慈濟也承諾接棒開始了三年扶困計畫,除了茅屋改建、無縫接軌承接救總華亮農場的經營管理,日後更在清邁成立第一所海外慈濟學校。

茶、果苗技術嘉惠了泰北村寨的農業生產,只不過,溫帶水果例如桃、梅、李、柿,在當地並沒有如預期發展,反倒是台灣來的茶苗大大改變泰北。

一九九五年慈濟基金會接棒救總,繼續在比台灣大上三倍的泰北地區進行農技援助,執行長王端正(右一)勘查回賀村農作。(攝影/林櫻琴)

在罌粟花與茶樹之間

我們想要尋找泰北第一株茶苗落地的故事,想不到此行的引路嚮導正是當年難民村農技輔導員的朱成亮,除了對十二個農場的成立細節如數家珍,一路上更詳述了泰北茶的來龍去脈。
原來,更早之前就有人嘗試將茶種子運送到難民村種植,並引進大型製茶機械,然而並未形成產業,直到工作團祕書陳水金從台灣的茶業改良場帶回茶苗(台茶十二號)闖關成功,烏龍茶業才算真正在泰北落地生根。

漂排村苗圃裡扦插育苗。(圖片/李朝森)

茶苗首先在清邁府的華亮農場扦插成功,負責育苗的朱成亮回憶道:「第一年就育出兩千多株茶苗,之後上萬株都不成問題。」茶苗被分送到各個村莊,開枝散葉之後發展各有不同,其中又以翠峰農場發展得最為成功。

來到海拔一千二百公尺的漂排村翠峰農場,「漂排」泰語意為「很大的森林」,翠峰農場創辦人張秉權原是一個離鄉背井、身無分文的小兵,胼手胝足揮汗墾荒,農場裡嘗試種過阿薩姆、桑樹等作物,但直至從救總手中接到三百六十株茶苗之後,事業才露出曙光。當年他是泰方派任的漂排村村長,負責芒那東、老劉寨、密康及少數民族村莊,除了自己種茶,也鼓吹大家一起種植,為了讓村民對種茶有信心,他保證大家種多少他就收多少,高瞻遠矚的眼光,知道共好才能創造雙贏。

茶廠裡工人正在製作紅碎茶。今日泰北的高山農業靠的多是少數民族及山區無證移工補充農業勞動力。

今日進入漂排村,眼睛看得到的平地、坡陡地都種滿了茶,茶樹就是漂排村的搖錢樹,全村茶葉生產面積超過二千萊(泰國面積測度單位,約三百五十甲),已是泰國有名的茶產區。

曾為泰北僑生在台灣爭取身分證、探訪過九十一個難民村寨的劉小華,一路上頻頻感歎道:「現在的變化實在太大了!」

三十年前觸目所及都是簡陋的稻草茅房,現在道路平坦、新蓋的水泥磚瓦房一間接一間,已經很難與悲情難民村產生聯想,山頭上甚至出現一家文青風的咖啡館。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由越南採訪現場因緣際會踏入茶報導,以茶為框,人文聚焦,框出一篇篇台灣茶的小世界、大宇宙。 作品曾獲金鼎獎、金輪獎與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兩度入圍卓越新聞、吳舜文新聞獎。著有《茶知錄》、《茶域經緯》、《台灣綠食堂》(合著)等書。
本文出自

花蓮大地震

【本期封面】攝影/白舒華
地震後,中橫公路東段立刻斷電斷訊,從天祥到西寶八公里,沿路都是這樣滿地破碎的景象,太魯閣峽谷美景化為黃沙淚,從千呎高流入峽谷立霧溪畔。《經典》獲得第一手現場影像,怵目驚心。沒了遊客,留守天祥、布洛灣等處的飯店員工、農場居民數十人,度過如孤島棄兒般的數週,迄今閣口到天祥邊坡土石仍不時滑落,交通管制中,太魯閣國家公園無限期封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