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塵封多年的往事

人生是一條永遠無法回頭走的路,年輕時忙著做好眼前的工作,並前瞻未來,很少有閒情逸致回顧往事,而今仍有健康的身心,並有餘暇在書房悠閒回顧將近七十七年的歲月。抬頭遙望窗外觀音山、淡水河的美景,此時心中充滿感恩,希望往後的歲月可以做更多的回饋,提攜更優秀的後進,共同努力,使美麗的家園更美。

年整理書房,最頭痛的是書架上堆積多年的個人資料,這包括我過去手寫的雜記,甚至中學時代的「生活週記簿」,以及一些友人、老師、學生的書信。這些東西對別人,可能早就丟在垃圾箱,但不知怎的,當時一定有某種原因我把它留下來。想不到這些歷史悠久的雜物,居然能夠逃過我們出國、四次搬家、回國、三次搬家的浩劫,這是我始料未及的。更想不到的是當我離台二十三年後回國時,家人居然還在儲藏室為我保存了不少東西。

這幾天整理這些塵封已久的信件與照片,引起諸多感慨,不過以下這三件「小事」特別值得追憶。

ㄧ、非常醒目的一封有如嶄新的婚宴請帖,信封上寫的是「林教授槐三先生夫人」,而請帖赫然是我與內人在四十九年前的結婚囍帖。這勾起了如下的溫馨回憶。

這位台大醫學院組織學林教授在我與內人相偕回國到慈濟醫學院服務才幾個月時,剛好來學校給醫學生上課。我與內人都是他教過的學生,我們久別重逢相談甚歡。想不到幾天後我們收到這個驚奇的禮物,是我們自己都沒有保留下來的珍貴紀念品。

二、一封退休返美的學長由國外寫信給一位在台灣的學長,推薦我接某個醫學教育重要單位主管的私人信件。他將這封手寫的信做了拷貝,而後在這拷貝上,手寫了給我的幾句話,勸我如果接到邀請時,務必不要謙讓,因為他認為我是最好的接班人。這使我感動萬分,坦白說當我後來接到邀請時,「士為知己者死」的「革命感情」油然而生。這也使我謹記在心,要以理想為重,學會這位學長所做到的退場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具有共同理想的接班人,以延續這組織繼續朝向共同理想邁進。很慶幸地,我後來也找對了人傳承。

三、最大的驚奇也是最大的遺憾是我竟然在這些收藏中找到了自己已經想不起來到底如何獲得的幾張樂譜。這是印得十分工整一共四頁的樂譜,曲名是〈給愛我、我愛的人〉,而右上角赫然寫的是「賴其萬作詞 鄭煥壁作曲」。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本文出自

蘭花

【本期封面】攝影/林建融
台灣是蘭花王國。這話多數台灣人耳熟能詳,然而王國臣民與蘭花之間的距離究竟有多親近,拆解的花朵,給了觀者截然不同的新角度凝視這個享有盛名的物種。回到一般人生活中,剝除蘭花長久以來錢與權的表徵後,我們須與這美麗多樣的物種建立更深的日常關係,進而從蘭花產業文化,走向蘭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