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土壤病灶 種回好土的N種方法

鷺鷥翩翩,肥料在大地畫出謎樣圖騰,耕耘機隨後翻入土中。耕田施肥原是務農SOP,守舊觀念卻恐埋下土壤隱憂。

鷺鷥翩翩,肥料在大地畫出謎樣圖騰,耕耘機隨後翻入土中。(攝影/林宗儀)
鷺鷥翩翩,肥料在大地畫出謎樣圖騰,耕耘機隨後翻入土中。(攝影/林宗儀)

月天應是秋高氣爽,來到空曠的台中大肚山台地,風中卻飄著悶臭。紅土農地上,壯觀羅列著一包包肥料袋,每袋皆有破口,流洩出褐黑色的不明物。

仔細近瞧,其中還摻雜稻殼和羽毛,這就是臭味的來源——生雞糞。正在田裡整地的不是尋常農機,而是一台怪手,以利爪叉起一袋又一袋的雞糞肥,把整塊農田鋪好鋪滿。

曾幾何時,耕田施肥的畫面變成像是動土施工?如此大肆翻耕,超量用肥,為何我們的農地卻越來越瘦?

過度施肥與耕犁會讓農地生病。台中大肚山上星羅棋布一包包肥料,袋中的生雞糞未經醱酵、易致病蟲害,卻因便宜且肥力高而大行其道。

土壤大退化,農耕增產卻傷土

農為國本,土為農本。農田的土壤餵養眾生,如今卻面臨空前危機。

據聯合國統計,全球有三分之一的土壤退化,衝擊糧食生產,更加劇氣候變遷。糧農組織(FAO)自二○一二年起推動「全球土壤夥伴計畫」(GSP),並將每年十二月五日訂為「世界土壤日」,號召各國共同關注被人類踩在腳下、長期未受重視的土壤。

台灣的土壤也生了重病。根據農業試驗所在民國八十年代的調查,約八十萬公頃的農地中,有超過十九萬公頃是酸性土、七萬公頃是鹽化土,有機質含量低於2%以下的農田高達65%。因工商業擴張和不當土地利用,農地不斷流失,但土地劣化的面積卻持續擴大。

土壤有多重要?問「土壤博物館」的館長最知道。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特聘教授許正一開門見山說,「要認識土壤,就要認識土壤的身體,不能只看表面。」館內滿滿陳列著裱框的「土體」,是從全台各地挖掘採樣而來的土壤剖面,每一幅都揭露島嶼千萬年來的滄海桑田。

臺大的土壤博物館典藏全台各地的土壤剖面標本,館長許正一比喻,必須像中醫「望聞問切」,才能深入了解土體。

許正一指出,一棵植物在地面上體積有多大,地面下就有多大,因此務農須綜觀作物與土壤的密切關聯。許多農民看到作物長不好或是病蟲害,就以為是肥料或農藥不夠,但很可能是土壤出問題。若只針對作物治標不治本,不僅於事無補,還造成反效果。

土壤是怎麼壞掉的?

農耕方式究竟哪裡出錯,造成土壤大退化?許正一歸納出三大病因:首先,沒考慮到「適地適種」,要知道每一種土壤適合種什麼作物,而且都有生產的極限。但人們卻經常追求產量而使用過多肥料和農藥,反讓土壤劣化,還汙染水質。

其次,長年不斷的耕犁,導致土壤流失。「我們以前都認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現在要打破這個觀念,」許正一解釋,土壤被翻鬆擾動,構造就被破壞,團粒穩定度變差,一下雨就流失,更無法保水保肥。

超量的藥肥,加上頻繁翻耕,導致第三個問題:生物多樣性的減少。二○二一年《環境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期刊中系統性回顧了將近四百篇關於農藥與土壤無脊椎生物的研究,結果顯示嚴重的負面影響。以被達爾文稱為「世界最重要動物」的蚯蚓來說,無論是殺蟲劑、殺菌劑還是除草劑,有八成都會對蚯蚓造成威脅。而化肥過量,例如台灣農民常用的氮肥:硫酸銨,易讓土壤酸化,也對蚯蚓相當不利。

蚯蚓只是眾多土壤生物的指標。蚯蚓沒了,代表土中生物大減,土壤將死氣沉沉,更種不出好作物。然而「勤勞」的農夫恐會投入更多農藥肥料,把硬土翻鬆,形成惡性循環。

土壤生物多樣性:謎樣的地下世界

土壤是活的!地球上有25%的生物存在於土壤之中,卻因為人們看不見而長期受到忽略,缺乏系統性研究調查,有如房間裡的大象。植物的根系,和地表下的微生物、各種土壤動物之間,會進行複雜的養分循環,構成綿密的生態網絡,當這個地下世界失衡,地面上的世界也將崩解。保護土壤生物多樣性,就是維護糧食安全、因應氣候變遷的永續解方。

繪圖/蔡小咪 (Adapted from 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幫農地開刀,健康關鍵是「孔隙」

大肚山農地的怪手和密集雞糞袋,正是過度耕犁與施肥的重案現場,埋下土壤病灶。往南來到彰化大城,沿路即看到病得不輕的農田。

田中土壤顏色奇異,紅綠相間還覆著一層霜白,土表結皮龜裂,而畦上作物模樣蜷縮、葉緣焦枯,幾乎難以辨認出那是最熟悉的番薯。

當下拍照傳給「土壤作物醫生」陳興宗,隨即收到回覆:「施肥量不少,卻沒有半根草,可見除草劑也不少,」他分析,這土壤缺乏孔隙,生態單調,養份循環出問題,所以肥料利用率會很差,水份緩衝性也差,溫度劇烈起伏,「病蟲害會很難搞,地瓜的產量不多,良率也低。」

這位明察秋毫的土壤專家,每天不是在田間就是在前往農田的路上,擅長以「土壤剖面」研判農地體質,有如持解剖刀的醫師。許多農民都自動在田裡挖坑,請他來現場「診斷」。

透過土壤剖面,專家陳興宗協助農民看清楚病灶所在。

「土壤沒有絕對的好或壞,對或錯,只有看你了不了解它,怎麼應對它。」陳興宗看過上百場農田土壤剖面,從不認為務農有什麼特效藥,而是要回到根本:農友要知道自己的田「有效土層」有多深,也就是「作物的根能夠生活的地方」。而這有效土層必須符合四大原則:土壤有孔隙、孔隙多樣化、孔隙有連續性、孔隙要通地表。

「植物的根需要氧氣、水、養分,和合適的溫度。」這些都需要土壤孔隙的存在。那孔隙要怎麼形成?得靠生物,雜草的根系、土壤小動物和微生物,幫你製造大大小小的連續性孔隙。如此土壤就像舒適的海綿,適合作物生長,能透水保肥,還能因應日漸頻繁的旱澇極端氣候。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現為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 台大心理所實驗認知組畢業,曾任《經典》雜誌撰述。 踏入農業報導領域後無法自拔,希望以筆深耕,重新找回土地與人的連結。著有《台灣好果子》、《台灣綠食堂》、《餐桌上的真食》。
本文出自

植物園考古揭密

【本期封面】封面繪圖/蔡小咪
植物園遺址最大特色是發掘出多個不同年代的遺留,文化豐富。插畫家參考地理地質與人類文化史,甚至嘗試以AI還原場景,一再推敲考證古台北湖週遭何以自史前時代就是個宜居好所在:人們打樹皮製衣,耕作稻米芋頭為主食,手捏陶罐顯現審美觀……,在大家熟悉的植物園延伸更多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