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六太平老街尋夢新生 與老屋的約定

斗六太平老街,街尾這棟昭和三年竣工的劉仁德宅邸,隨歲月更迭,從過去的碾米工廠化身為牙醫診所,如今又迎來新身分,蛻變為老街上獨具風格的仁德咖啡館,也為老房子注入嶄新的生命與活力。

斗六太平老街這棟昭和三年竣工的劉仁德宅邸,從過去的碾米工廠化身為仁德牙醫診所,今再蛻變為獨具風格的咖啡館,為老屋注入新的生命力。(攝影/鄭映航)
斗六太平老街這棟昭和三年竣工的劉仁德宅邸,從過去的碾米工廠化身為仁德牙醫診所,今再蛻變為獨具風格的咖啡館,為老屋注入新的生命力。(攝影/鄭映航)

天悄然而至,漫步在斗六大同路上,人潮與車潮匯聚街道兩旁,錯落繽紛的招牌與台灣許多城市的車站街景並無二致。走過這段繁華街廓、拐過一個彎之後,便如同闖入另一個時空 ――「太平老街」。

在地社團「斗六市太平大街發展協會」於《太平誌》中繪製的「太平老街散步地圖」,用於教學和宣傳。(圖片/關有仁)

這條短短六百公尺的街道宛如時光縮影;兩旁林立著百年前的紅磚街屋建築,歲月更在斑駁牆面上留下印痕。柔和的晨光,也映照出一片溫暖色調。位於街尾的仁德牙醫,是一所老字號的在地診所。診所旁邊,一扇半掩的木門悄悄地吸引著路人的目光,讓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推開這扇木門,迎面而來的是濃郁咖啡香,以及淡淡的木質氣息。吧台後,年輕的老闆劉美吟親切地招呼每一位進門的客人:「您好,歡迎進來仁德咖啡,進來坐喲!」

這間今年十月才開幕的咖啡館,曾經是劉美吟阿祖劉仁德的碾米工廠,同時也是幾代劉家人曾經共同生活的住所。走進店裡,沿著嘎嘎作響的狹長木梯登上二樓,映入眼簾的是令人驚歎的大木結構。挑高的天花板和大落地窗,營造出寬敞舒適的環境。角落一隅,主人還設置了展示櫃,陳列著老照片和先祖劉仁德使用過的老物件。顧客在享用咖啡的同時,也深深沉浸在這棟老建築傳遞出來的家族故事裡。

在老宅樓梯處同一個位置,可以看到過去與現在,同樣的空間呈現不同的利用方式(左圖)。劉仁德家族子嗣劉芬如童年留影。(右圖片提供/劉進福)

築夢新生

「劉仁德老宅」這間雙連棟的淺灰色街屋,竣工於一九二八年(昭和三年),為二層樓磚造RC複合型建築,屋身為擱檁式構法,二樓有一特別的閣樓,陽台欄杆則是設計成酒瓶樣式,而屋體立面則強調水平對稱的線條。整體來說,彰顯出典型現代裝飾主義的建築特色(Art Deco)。家族各房分家以前,這裡一直是劉家人世代居住的地方。在二○一五年時,葉玲如和先生劉正元從旅居日本的長輩手中買下另外半邊的房子後,開啟了老屋整修的序幕,葉玲如不禁感嘆道:「房子買回來以後並沒有特別的想法,只求能整修到安全就好。直到某次水電師傅抓漏、掀開二樓隔間和樓板的美耐板時,才意外看到屋頂內的大木作結構仍保存相當完好。剎那間,我們想到,既然有這麼美麗的木結構,就應該把過去的味道找回來。」

仁德咖啡館提供在地團體租借空間,二樓可見大跨距木構架與清水磚牆。

這個驚喜的發現,使得葉玲如對這棟房子的空間歷史有了新的認識。但是,最讓她傷透腦的問題也接踵而來。雖然心中屢次浮現保留老屋的願景,卻一直苦尋不到合適的工班來修繕。二○一八年八月葉玲如與先生參與社區舉辦的老屋修繕維護講座(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說明會),因此提出計畫案申請,經由建築師擬出老屋修復方向與設計。歷經六年,終於把他們心中的仁德老宅找回來。「其實,在整修百年老宅的流程中,最重要的不只是找到建築師和營造廠,還必須要有大木司阜,同時還需要進行家族史調研工作,方能掌握家族與這棟百歲古宅的連帶關係,也才不至於把房子給修壞掉。」葉玲如說道。負責修繕劉仁德老屋的大木司阜劉勝仁也表示:「要修復這種類文化資產的老房子,過程中必須講究其原有樣貌。材料的部分,也會採用同等的料件和古法來施作,才能符合『修舊如舊』的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在修老屋的過程中,葉玲如夫妻意外尋得閣樓中的家族物件,並整理出許多劉仁德過去做生意時的帳冊。為了更完整探索過去空間的樣態,醫師劉正元用手繪平面圖的方式,回溯童年生活在此的足跡。

採訪那天,仁德老宅已正式開業,叔公輩的劉進福特別前來接受訪問。他欣慰地表示:這棟房子能夠修好並留存下來,真的太好了。當劉進福看到屋內轉角處的斜樓梯時,眼中彷若流淌著懷念。他說道:「以前樓梯上去的第一間房,就是我住的地方。」在採訪的片刻間,劉進福被這個熟悉的空間拉回過去,陷入綿長的回憶裡。

劉美吟則說道:「如果當初沒有修繕老屋,就沒有機會去重新認識那些被歲月覆蓋的訊息。對我而言,仁德咖啡除了帶著祖先的呢喃和守護,也凝聚著家族的力量。」

劉美吟將阿祖的辦公桌修復後繼續使用。

百年街屋的歷史回溯與資源挹注

回溯歷史,斗六老街在清代時期稱為「大街」,也是當地農業開發與產業交易的重要聚集地。一九二七年(昭和二年),隨著日治時期「市區改正」政策的推動,太平老街在僅約六百公尺的街道上展現了跨越清代、明治、大正與昭和四個時期的多元建築風貌。街區內,匯聚著閩南式建築、仿巴洛克式與現代主義等多種建築風格。位於老街後方,一九二四年(大正十三年)竣工、但因故於一九八八年拆除的陳林氏寶宅第(瘋寶仔樓)也相當聞名。該建築,更曾被譽為臺灣四大樓之一。

太平老街街屋立面的拼接攝影作品,出自已故攝影師廖釗寬之手。(圖片/關有仁)

在百餘年的發展中,太平老街呈現出高度多元的建築樣貌。與大溪、新化、旗山等老街多採統一建築的風格相較之下,明顯不同。老街沿線,大約分布著八十多棟擁有精美立面的老屋。當年,這些建築形式都是相當創新、大膽的嘗試,也充分展現了那個時代的建築特色與文化融合。然而,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以及產業結構的改變,原本的居民逐漸外移。許多住戶選擇將房屋出租,讓老街街景逐漸因為混亂的招牌、鐵皮裝潢而遮擋掉昔日的建築風華。

這個現象持續到一九九九年後出現轉機。當時,斗六市公所委託雲林科技大學由計畫主持人林崇熙老師團隊執行「創造城鄉新風貌――太平路歷史街區再造計畫」,企圖重現老街風貌。根據參與計畫的店家描述:「團隊當時還帶著在地店家前往大溪參訪;此舉,讓居民意識到家鄉老建築的特殊性和可利用性。於是,大家開始共識、協議一起換掉這些紛亂且不協調的招牌。對老街來說,終於等到機會找回昔日的面容。」

近年來,台灣各地興起老建築修繕再利用的風潮,太平老街街屋也面臨著老化、整修的問題。二○一八年文化部與地方政府合作力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補助計畫」,鼓勵具文化資產保存價值潛力的私有老建築所有權人或使用人投入修復,民間團體或具建築、文資等相關科系之學校亦可申請。申請計畫雖行政繁瑣,但能有建築師協力及建構每棟老屋資料,又有最高50%金額補助,太平大街發展協會(以下簡稱大街協會)也力推店家申請,一年多期間接續通過五案,過程雖有二撤案亦完成四案老建築整修。

二○二二年雲林縣建設處推動首屆建築立面美化及店鋪環境再造計畫,為騎樓外區域整修,礙於人力、時間、費用種種因素很多所有權人未能參與文化部私有老建築再生計畫整體修復,因此大街協會鼓勵店家或使用人申請報名此案,也因此有了太平老街四棟與中華路一棟之立面整修案例。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經典》雜誌撰述
《經典》雜誌攝影
本文出自

植物園考古揭密

【本期封面】封面繪圖/蔡小咪
植物園遺址最大特色是發掘出多個不同年代的遺留,文化豐富。插畫家參考地理地質與人類文化史,甚至嘗試以AI還原場景,一再推敲考證古台北湖週遭何以自史前時代就是個宜居好所在:人們打樹皮製衣,耕作稻米芋頭為主食,手捏陶罐顯現審美觀……,在大家熟悉的植物園延伸更多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