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基隆 打開海港的時光盒

電影《千禧曼波》女主角舒淇穿越那座夢境般的時光長廊。中山陸橋,四十多年來日復一日,陪伴通勤族早出晚歸,承載基隆人重要的情感與歷史,是遊客喜愛前來的熱門景點,二○一八年,中山陸橋因為年久失修和都市更新計畫,差點被拆除。

基隆中山陸橋,承載基隆人重要的情感與歷史,也是遊客喜愛前來的熱門景點。(攝影/鄭映航)
基隆中山陸橋,承載基隆人重要的情感與歷史,也是遊客喜愛前來的熱門景點。(攝影/鄭映航)

出基隆火車站後,即刻被眼前一座醒目的藍色鐵皮長廊所吸引,這座跨越車站四十多歲的「中山陸橋」,曾是侯孝賢《千禧曼波》電影的拍攝場景,也是基隆通勤族每天早出、晚歸的必經之路。

年過六十,中年返鄉回到基隆的咖啡館老闆Gordon告訴我們,中山橋的前身為一九三○年(昭和五年)所建的「高砂橋」,於一九七七年時改建竣工,就是現在的中山橋。以前這座橋的兩旁都是攤販,有賣皮帶、殺蛇、各類小吃攤位,「小時候總是期待等母親做完生意、採買完菜後一同搭乘三輪車,行經陸橋時的返家路程,那種愉悅的暢快感,每次想起來仍是記憶猶新,」Gordon感性地說。對於他這個年紀的人而言,基隆火車站周遭的風景受到時代的催促,正在不停地轉變,他和許多人一樣擔心橋被拆掉,「沒了這座橋,幾乎是抹滅掉了兒時生活的點滴,家園的輪廓也逐漸變得模糊。」

二○一八年基隆市政府曾公告「中山陸橋因年久失修不堪使用的情況下,計畫在農曆新年後將陸橋拆除。」消息發布之後,湧入大批民眾前來拍照,象徵性地和中山陸橋做最後道別。所幸,幾年過去了,在多雨的基隆,有著湛藍色雨遮的中山陸橋,持續成為基隆最樸實無華的風景。

基隆港鳥瞰圖

「台灣頭」的歷史地標

山多平地少的基隆,許多的房舍都會順著山勢而建造,同時基隆也是軍事設施(砲台、防空洞)密度最高的城市,至今仍有隱蔽的歷史建築,連當地人都不見得知道。

港西街的國門廣場上,幾隻黑鳶從容地在人們頭上盤旋。過去基隆港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海港城市,一八六三年基隆開港,一八九九年日治時期開始打造現代化的築港工程,基隆港便從漁村的泥灘地逐步成為現代化的港口,航運時期的基隆有「台灣頭」的美稱。

基隆港西岸碼頭的空間歷史
一九五○年代的基隆港西側,圖中清楚可見當時的基隆港,不僅商業貿易繁盛,更在港邊設置綠地及街道家具,使居民得以在日常中觀賞海港風光,是居民日常休閒去處,如今為「國門廣場」、「海洋廣場」所在位置。(圖片/Carl Mydans/The LIFE Picture Collection/Shutterstock)

下午時分,台馬輪停泊在西岸碼頭,跟著旅客的步伐走入港西二碼頭的轉運站,這個看似新穎的郵輪轉運站,其實是由九十歲的老倉庫活化再利用。

談到基隆近代港口的歷史,就不得不談二○一四年發生「西二西三碼頭倉庫」的保存運動。日治時期一九三○所建的倉庫群,也是二戰後台灣僅存的兩座,編號西二、西三的老倉庫,它們曾經歷美軍轟炸、七十軍抵台、日僑遣返、國民政府百萬大軍撤退來台,都是從這裡登陸,同時它也是歷史電影《KANO》的拍攝現場。

這座百歲倉庫在二○一四年被列入都市更新範圍,將被拆除改建為「新海港大樓」的消息一出,引發很多在地青年、藝術家、文史工作者們撻伐,他們透過網路的串連、集結,挺身為此請命奔走,可說是基隆史上第一次公民參與的運動。

在民間與政府多方協調後,最終重啟文資審議的調查,成功將西二、西三碼頭保留,沒有重蹈一九六七年第三代基隆火車站遭拆除改建的命運,這個挽回不了的時代記憶,現在只能從照片中緬懷它。

基隆港西岸碼頭倉庫最初一共有八座,因長年深受海風、鹽害,及二戰時美軍轟炸,如今僅剩西二、西三碼頭倉庫。

基隆廟口的祕境古厝

還沒到中午,基隆廟口夜市裡,琳瑯滿目的攤商早早就開始營業,這個台灣知名的觀光景點內隱藏了一棟連在地人都不見得知道的祕境「許梓桑古厝」。從永安青草店對面的愛四路二巷前行,沿途牆面方可見得許梓桑書寫的基隆八景詩,以磁磚裝飾拼貼的方式呈現。

約莫五分鐘的路程,便能從熱鬧的廟口夜市來到這棟位於山頂、已頹敗多年的古厝所在之處。一九三○年,基隆街長許梓桑的宅第在這落成,當時推開門便可以觀看整個基隆港,如今已經被前方林立的高樓遮蔽得無法看見。

儘管只剩斷垣殘壁的遺構,玉田山上的許梓桑古厝視野仍十分開闊,是隱藏在廟口夜市裡小巷的絕佳祕境。

在地耆老李正仁帶著我們從老家的五樓,順著長梯攀爬上到樓頂,看向前方十一點鐘的方向,便可見得「許梓桑古厝」的立面。李正仁表示:「像許梓桑這樣,生於日本時代的台灣人,為何要在山間蓋一棟融合西洋、日本磚、瓦片造的漢人合院建築,由此見得漢民族的身分認同,此種心境反映在住宅上。」

議員張之豪的母親娘家就在古厝的附近,在母親印象中是個適合遊玩和獨處的地方,左鄰右舍即使知道這棟老屋,卻也都不曉得主人叫什麼名字。張之豪表示:「其實這棟房子在二○○四年時,就已經有文資身分,也有調查團隊對它進行價值評估和測繪,但礙於古厝本身產權複雜,就只能任由它荒廢多年。」二○一四年,由張之豪在內二十多人的青年團體「基隆青年陣線」,發起了打掃古厝維護環境的活動,藉此維繫青年對於家鄉的情感。

二○一五到二○一九年期間開始舉辦的藝術文化展演活動「梓桑文化祭」,長達六年,直到COVID-19疫情期間才停辦,同是基青陣的成員陳立儀表示:「在梓桑文化祭舉辦的那幾年,慢慢有愈來愈多人知道古厝的存在,像是鄰近的仁愛國小和信義國小開始會把這裡當作是一個校外教學點,方便學生認識地方;我們也會到國中去做文史教育的推廣,現在問國一的學生,有人認識許梓桑古厝嗎?大概已經有八成的人知道,反倒是一些成年人還是不知道。」

近期為許梓桑寫專書的文史工作者王志仁說:「許梓桑是日治時期基隆非常知名的地方仕紳,關於他的真實來歷,文獻資料上的記載至今仍很模糊。由於他並非出身於望族,一九○三年時卻被賦予擔任第一區街庄長、基隆區長的職務,同時許梓桑也熱衷參與地方廟宇事務,更組織詩社為地方留下了不少詩文創作,戰後隨著許梓桑離世後,他的家族四散,沒有任何子女承繼他的家業,有一段時間許梓桑幾乎消失在基隆的歷史中,這和基隆其他望族相比,是一個令人費解的謎團。」

可惜的是,這棟建築物礙於私有產權持分人過多,以及政府並沒有一套積極完善的修復配套,這棟形同廢墟的許梓桑古厝,有一天終究會面臨崩塌消亡的命運,縱使古厝是在地的特色景點,似乎也不太可能再續百年風華。

古厝牆上角落被樹枝攀爬、枝葉纏繞,這座被大自然收回去的古厝,彷彿是一個被時光遺忘的獨特存在。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經典》雜誌撰述
《經典》雜誌攝影
本文出自

五色鳥

【本期封面】攝影/吳志典
這是南投某餐廳停車場內的一棵五色鳥巢樹,五色鳥曾利用此處的枯幹枯枝築巢至少兩年。微傾的樹幹可見親鳥做巢的用心良苦,在多雨的台灣,雨水不致於打進樹洞,家裡不淹水,雛鳥更為安居。不過,最後餐廳主人仍以安全與美觀為由選擇剷除,改種山櫻花;不怕人聲的五色鳥失去可以打洞的樹,再也沒有飛來歌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