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空間記憶 歷史建築的活化再利用

隱身於高雄新興區的都市農園「逍遙園」,恍若時空座標,見證高雄城市的演變和發展。歷經修復後再次敞開大門,讓世人能夠欣賞其建築之美。

這座隱身於高雄新興區的都市農園「逍遙園」,如今恍若「時空座標」見證了高雄城市的演變和發展。(攝影/鄭映航)
這座隱身於高雄新興區的都市農園「逍遙園」,如今恍若「時空座標」見證了高雄城市的演變和發展。(攝影/鄭映航)

明節將至的週末,從高雄「信義國小站一號出口」行經錦田路59巷,拐進巷弄裡,映入眼簾的這棟有著綠色外牆、屋瓦,主體構造由鐵骨和鋼筋混凝土組成,樓高兩層的碩大日式房舍,就是高雄最近的熱門打卡景點「逍遙園」。

下午四點左右,散步的人三三兩兩。突如其來的廣播聲響起,號召著園區遊客一同前來欣賞舞蹈演出。環顧四周,五位身著復古服飾的舞者隨著音樂起舞、引領群眾進入一個由舞蹈文本與逍遙園跨界建構的平行時空。

這場由藟艸合作社於二○二四年高雄春天藝術節「環境舞蹈」系列作品《逍遙園》,透過舞蹈創作的方式與城市裡的「歷史建築」貼合,試圖拉近遊客和場域「知」的感受。對於選擇逍遙園作為創作演出的空間,藟艸合作社總監陳芝藟表示:「身為高雄在地的舞蹈創作者,希望可以藉由表演藝術的參與,讓更多人認識這個富有歷史的建築場域。」

二○二四年,藝文團體藟艸合作社於「逍遙園」進行「環境舞蹈」演出。一九四○年時,大谷光瑞因發展熱帶農業所建。(攝影/鄭勝奕)

高雄市新興區舊稱為大港埔,原本位於行政中心的邊陲,於戰後開始大興土木,故以新興區命名,因此對一個晚近才開發的城區來說,擁有一棟別具代表性的歷史建築「逍遙園」,是一件彌足珍貴的事情。

隱身的都市農園

由日本人大谷光瑞設計興建的「逍遙園」農莊,在戰後被隱沒在眷村(行仁新村)裡面,一藏將近八十多年的時間,許多高雄在地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二○一三年眷村改建政策確立實行,「行仁新村」即面臨拆除時「逍遙園」得以有機會重見天日,由里長及許多文化學者、藝術家們籌組「逍遙園與行仁新村文化志工團」,四處奔走請命、發起搶救運動,最終「逍遙園」才被保留下來。「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理事黃朝煌,自研究生時期就開始接觸逍遙園的調查研究工作,他表示:「如果當初沒有挖掘建築物歷史的情況下,整體復原會停滯不前,當歷史被建構出來,才能夠賦予這棟建築生命力及人物故事」。

「逍遙園」園區內展出主人大谷光瑞的起居臥室,有日本式(座敷)以及西洋式(右圖),兩者完全不同風格。

初見「逍遙園」,它的整體格局和大部分日式建築有所不同,房子的四個立面都不相同,也沒有統一的建築語彙,從過去的繪葉書(明信片)、照片與日方交流的資料中可以得知,一九三五年西本願寺派二十二世法主大谷光瑞受台灣總督府之邀來台,以「熱帶產業調查會委員」的身分,進行環島視察並發展熱帶農業,因看好高雄港未來的經濟發展,便選擇在此地拓荒蓋屋。一九四○年十一月逍遙園熱帶農莊正式開園,值得一提的是,高雄火車站也在差不多的時間竣工。

負責「逍遙園」修復與保存的建築師林光浩表示,當初「逍遙園」規劃所設定的營運方式,是以建築物使用類組中的(文化園區展示館)身分重生,縱使周邊的土地都已私有化,難以恢復既有的農園規模,卻也在各部會的積極爭取下,在擁擠的都市中留下一片綠地。目前高雄市政府的營運方式為免費開放入園參觀,吸引不少市民與遊客到訪。

在整修之初,林光浩印象很深刻:「逍遙園修復時,周邊的鄰居是非常不喜歡逍遙園的,他們不解這棟古爛、古臭的破房子有什麼好修的,整修過程中幾乎天天都被打1999,反應工程吵鬧和各種光怪陸離的事情,直到逍遙園將近修復完成時,吸引不少店家進駐,開始有人流活絡的跡象,這些反對的聲音才逐漸平息。」遊客高先生表示:「逍遙園是一個不錯的地方,整體的空間展示、人物故事都與建築物有連結,裡頭還有小賣場販售相關的書籍和文創商品,朋友推薦我可以走路過來看一下。」未來若結合鄰近的信義國小、七賢國小,也能透過教育推廣,把周邊區域的歷史在學校傳播下去,這樣的文化能量就可以逐漸累積。

▸ 逍遙園
二○一三年二月,國防部辦理眷村改建政策確立實行,開始進行行仁新村拆除工程,使得戰後被隱沒在眷區裡面的「逍遙園」,得以重見天日,但也面臨去留保存的危機,當年搶救時期的文化志工團召集人曾玉冰和團員盧昱瑞,用影像記錄了當時逍遙園的狀況。(攝影/盧昱瑞)

從嫌惡設施到公共參與

過去有段時間高雄被稱為「文化沙漠」,並非本質不好,而是未被發掘,有很多像「逍遙園」的古蹟、歷史建築都被藏在某個空間或場域,曾經因時空背景的限制下,難以執行,過往沒有挖出來,並非代表它們不存在。

另一個隱蔽在高雄的案例,從鼓山車站出來,步行約莫五分鐘,這個看似荒地的周圍拉起鐵皮圍籬,二○一六年以前,它還是鼓山區「第二公有市場」,在地人稱這裡為「岩仔市場」,過去是當地居民消費和小吃文化中心,隨著經濟環境變遷,生意逐漸式微,高雄市政府也不再承租,決議拆屋還地並且通知攤商搬遷。在逐步拆除的過程中,過往被覆蓋在市場加蓋物下的建築結構顯露出來,引起了鼓山區居民、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理事陳坤毅的注意。他從小就經常和家人在市場裡吃東西、買菜,那時就覺得這棟建築物很特別,尤其入口處有點太正式了。後來從舊地圖上一查,赫然發現它是一九三三年所建,日治時期舉辦告別式的葬儀堂「齋場」,再去比對台灣各地是不是還有這樣的葬儀堂,才發現這是台灣唯一僅存融入西洋式風格的儀式空間。

過去六十年鼓山區居民賴以為生的「岩仔市場」日常。(攝影/趙浩宏)

「日本的齋場其實跟寺院建築很像,但高雄的這個齋場,外觀不是傳統形式,而是受到西方風格影響,且戰後近六十年來,長久地被當作市場來使用,大家也習以為常與它共同在這裡生活。」陳坤毅便將它向高雄市文化局提報文化資產,二○一七年經審議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二○一九年時已完成文化資產修復及再利用計畫,並委託古蹟修復建築師洪仰政來進行修復設計。「未來齋場的修復按規定,將會朝商業使用的角度出發,這座台灣僅存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的齋場,其歷史意義已大於硬體價值,在修復的過程中,外觀仍會儘量仿造過去的樣貌。」洪仰政表示。

就在這一切都看似順利時,周邊的部分居民誤以為原本已經歇業的「菜市場」,一夕之間欲變回「葬儀堂」,便夥同民意代表拉白布條抗議,想推翻之前的決議:「不希望殯葬空間設施出現在自己居住的地方」,但也有部分居民熟知市場的歷史而持不同意見。今年九十歲、過去在市場裡頭賣水果的劉阿嬤說:「我就是在這邊出生長大的,比誰都更了解這棟房子,日本時代它就是給日本人辦喪事的地方,後來還變成幼兒園。」來買水果的阿姨也附和道:「以前還有當過鼓岩國小的臨時教室。」對此陳坤毅表示:「新居民對於齋場的關注是可以理解的,目前最需要的是,官方應該要有公民參與機制,一方面可以讓民眾可以了解這棟建築物歷史,甚至提出他們的需求和想法,一方面媒合有經驗的廠商進駐,透過更好的商業營運模式和企業的社會責任,來活化這個空間。」

▸ 田町齋場
「田町齋場」是台灣唯一保存下來的日本時代葬儀堂,後來還經歷了學校和市場的使用,承載了高雄中鼓山人們生活的足跡。

同時他也舉出國外使用殯儀館空間活化的幾個案例,例如建於一九九○年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的殯儀館,現為一家比薩餐廳與酒吧,以及建於一九二六年的美國芝加哥湖景街區殯儀館,現在規畫為公寓住宅和零售商店。因此,將齋場活化以後,將成為距離台鐵鼓山站和輕軌站最近的休憩空間,有機會帶動更多遊客前來參觀,進而活絡觀光和商業活動。

如今鼓山沿線,有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北邊的內惟藝術中心,南邊是哈瑪星,中間的中鼓山可以做為文化廊帶,將會是一個很棒的文化觀光路徑,在這帶狀的網絡裡,可以講很多高雄在地的故事與文化資源。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經典》雜誌撰述
《經典》雜誌攝影
本文出自

擦亮空間記憶

【本期封面】攝影/鄭映航
建於一九二五年的林懋陽故居(一德洋樓),融合了閩日洋三種建築語彙,更融入了部分戰後的眷村建築,總共匯集了二〇年代、三〇年代、五〇年代等多個時代的建築,形成了獨特的風格。這些歷史建築過去大都被隱蔽在城市角落,歷經搶救保存活化再利用的過程,為城市留下獨一無二的歷史與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