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初我接到一封來自慈濟醫學院早期畢業生非常溫馨的電子郵件。他告訴我,他目前在成大「高齡醫學部」當主治醫師,他們將於十月二十一日舉辦「高齡核心能力培養暨經驗交流研討會」,他說因為高齡核心能力的培養是全人醫學教育的一環,想邀請我做一場「醫學教育」相關的演講。
措辭的誠懇以及一些憶舊的文字使我差點就一口答應下來。但一想,「老人醫學」從來就不是我的專長,但它卻是我需要學習的題目,何況自己的年紀也使我有自知之明,這是我亟需「繼續教育」的領域。
思考之後,我除了謝謝他的邀請之外,也看了自己的行程,十月二十一日週末我並沒有既定行程,而且我也很想多了解成大這個成立才幾年的「高齡醫學」的臨床單位。於是我給他回信,告訴他我想參加,但就像過去婉謝邀我對非自己所長的領域做「演講」或「引言」的回應,「我不要做心虛的講者,但要做虛心的聽眾。」
很高興這位學生欣然接受了我的回覆,並很誠懇地在回信裡,與我分享許多他還記得過去我們的師生互動,更讓我興奮不已。
他說:「能夠和老師以e-mail聯絡的心情是興奮的,如果老師能夠與會,我的心情是期待的,更期待的是,可以坐在台下,如同重溫當年還沒走出校院的醫學院時光一般;我也想聯絡幾位在成大醫院服務,慈濟醫學系畢業的學長姊、同學、學弟妹,如果老師的時間允許,在老師過來台南的時候,和老師一起吃飯,聊聊畢業後的這幾年,還有台灣的醫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