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 相關的文章

人與猴 共享空間的挑戰

當城市中的鄰居增加了野性的台灣獼猴,這種共存的現況也讓人們面臨新的生活規則與挑戰,能否透過現存的環境教育與生命教育,提高對獼猴的容忍度與尊重牠們的生活空間。

瀕危胡兀鷲重回歐洲天空 復育野放重現曙光

西班牙卡斯特里爾山脈上一隻胡兀鷲雛鳥正要野放天空。在歐洲,胡兀鷲曾瀕臨滅絕,中毒與獵捕壓力是牠們最大的威脅,如今透過再引入計畫,族群逐漸回復。

編者的話

鳳頭蒼鷹是台灣特有亞種,珍貴稀有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屬於食物鏈中的高階掠食者,都市環境只要有牠出現,就表示這個生態鏈是健康的。因為生態保育觀念的進步、都市綠化的成果,城市人迎來了近距離欣賞猛禽的機會。

編者的話

緣於對佛陀和佛法的尊重,原始佛教其實秉持的是不造像原則,之後受了印度、希臘、波斯文化的影響,以及佛教徒內心對佛陀的深切思慕,才逐漸出現為佛造像的具體藝術,而隨著佛法流傳各地弘化,諸系佛教對圖像詮釋的差異,亦有了因時、因地流變的世俗性適應。

何處能容象 辛巴威大象的末路悲歌

隨著大象數量的增加,辛巴威萬基國家公園的環境負荷已逐漸超載,水源和食物都面臨匱乏的窘境,象群們究竟該何去何從?

拯救北非白犀牛 滅絕之際的人工復育

地球上碩果僅存的兩隻北非白犀牛被豢養於肯亞奧佩杰塔自然保護區,受到嚴密保護,科學家正試圖以人工授精技術延續這個物種,避免生態系統失衡。

守望天使 肯亞女性翻轉森林命運

氣候變遷正在逐漸改變肯亞社會,從環境資源、經濟方式乃至傳統性別角色,肯亞女性為森林保育工作挺身而出。

雪山魅影 吉爾吉斯雪豹觀察日記

雪豹是世上瀕危的大型貓科動物,吉爾吉斯政府在國內設立許多自然保護區,保育組織也會組織巡邏隊前往探查保護雪豹以及牠們的棲息地。

花開在疫情蔓延時 那些無法眼見的水生花們

盛夏疫情正熾之際,靜水卻有另一片天地。台灣萍蓬草在河沼池塘中,靜靜展露雅致花顏。然而水生植物與人類的連結毋須疫情阻隔,早已稀少。

魟魚家族 高顏值的魚界學霸

被視為鯊魚族譜中的突變基因,魟魚最大天敵為人類,為免過度捕撈而開發的「人魚共游」成了另類生態保育。

台灣竹木誌 從柔韌耿直到千面多變

孟宗竹被切段,作為燒製竹炭材料。透過台灣先進的林產科技,原竹的應用範圍更加開闊廣泛。昔日的台灣竹,從傳產的落寞中力圖突破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