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瞰合歡越 跟著日本畫家神遊台灣

昭和十年(西元一九三五年)日本畫家吉田初三郎來台寫生,他以帶有浮世繪風的鳥瞰地圖出名,以「大太魯閣交通鳥瞰圖」最具代表,畫出百年前臨海道路、合歡越(今合歡越嶺道)與能高越,尤其貫穿太魯閣峽谷的合歡越,景點標示無誤、建築完善。

「大太魯閣交通鳥瞰圖」別名「觀光的花蓮港圖」,從最北示意性的標出京都、大阪,越過中央山脈數座大山,到最南鵝鑾鼻燈塔,鉅細靡遺。(圖片提供/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大太魯閣交通鳥瞰圖」別名「觀光的花蓮港圖」,從最北示意性的標出京都、大阪,越過中央山脈數座大山,到最南鵝鑾鼻燈塔,鉅細靡遺。(圖片提供/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張日本畫家的旅遊導覽圖,描繪了如今荒廢的合歡越古道,當年曾是條舒適便捷的觀光大道。

吉田初三郎鳥瞰台灣

台灣在日治時期興建了三條穿越中央山脈的橫貫道路,其中的合歡越道路是最熱門的路線。絡繹不絕的遊人訪客留下了很多的文字紀錄和照片,也有畫家以照片無法呈現的鳥瞰視野作畫,提供了另一種全面性的完整角度,讓我們能一窺近百年前古道上曾有的榮景

一九三五年六月十五日,《臺灣日日新報》專文報導,吉田應「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之邀來台寫生四十天。

吉田初三郎是出身京都的日本畫家,初學西畫而後轉為創作傳統浮世繪風格的城市鳥瞰圖。他在大正三年(西元一九一四年)繪製的「京阪電車御案內」鳥瞰圖,因受到皇太子時代的昭和天皇讚賞而一舉成名,從此成為鳥瞰地圖的知名宗師,號稱「大正廣重」,比擬知名浮世繪旅遊畫家歌川廣重。

昭和十年(西元一九三五年),臺灣總督府為了宣傳作為日本第一個殖民地的治理成果,大張旗鼓舉辦了「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其中一項重要活動就是由《臺灣日日新報》邀請已成名的吉田來台四十天,進行全島的八景十二勝繪製與鳥瞰圖寫生,報社更為此專文大肆宣揚。

吉田帶了數位弟子同行以參與分攤繪製台灣各地的鳥瞰圖,而由他親自繪製的「大太魯閣交通鳥瞰圖」,則被認為是其中的代表性佳作。

「大太魯閣交通鳥瞰圖」別名「觀光的花蓮港圖」,從最北示意性的標出京都、大阪,越過中央山脈數座大山,到最南鵝鑾鼻燈塔,鉅細靡遺。(圖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這張圖的北方在右,東方在下。畫幅前景的左邊是當時花蓮港廳(今花蓮市),右邊則是蘇澳及蘇澳港。畫中由右而左有三條道路,臨海道路(今蘇花公路)和合歡越道路、能高越道路。其中繪圖前幾個月才剛修築完成的合歡越,正是最新的旅遊熱點,又正逢爭取太魯閣成為國立公園候補地,所以其中的景點更是畫得鉅細靡遺。

吉田本人是否曾親自進入合歡越無法得知,但以他旅行全島約四十天,除了為始政博覽會製作「台灣全島鳥瞰圖」,還承接了其他涵蓋全島範圍的龐大工作量,應該是沒有足夠時間實際全程深入。不過應該有非常熟悉路況的人,為他提供了充足完整的訊息。合歡越沿途的各個景物建築,幾乎都毫無遺漏地清楚入畫。只是吉田的風格純然是示意方式,兼顧畫面布局,於是把繪畫能移山挪海的特性發揮到極限,畫中景物完全不符實際的方位距離。有實用性和藝術觀賞價值,但不是科學性的地圖,不能將之當真。就如同在此畫中,左上角有鵝鑾鼻燈塔,右上有大陸沿海港口和日本內陸的京都、大阪,這在現實中不可能有這樣的視界。因為存在這種誤導性和戰時保密考量,吉田式的鳥瞰地圖曾被日本軍方打壓禁止,戰後因其藝術層次和記錄了過往的地景,才又重新獲得高度的評價重視。

古圖索引合歡越的前世今生

隨著大太魯閣交通鳥瞰圖,可回溯一覽一九三五年剛全線完工時的合歡越。

從花蓮市出發,先經過現在的三棧村和新城鄉,往前抵達現今有入口牌樓的太魯閣口,當時連接至對岸的是可通行汽車的鐵索吊橋,現今太管處遊客中心的河階台地,是畫中右側橋頭的得卡倫部落。後方山頂是現今熱門健行路線的大禮部落,日治時期有外太魯閣總頭目哈鹿閣納威居住在此,日本人對其相當敬重,所以稱其為哈鹿閣台。公路往右往北方向為現今蘇花公路入口的崇德村,現今仍有沿用舊地名的下漁場。

 

當時大太魯閣已有國立公園規模,設施完善,遊人攝於塔次基里吊橋(今錦文橋)畔,左邊是現在牌樓處。(圖片/經典資料庫)

從太魯閣口開始踏入到合歡越道路,第一個景點是仙寰橋與太魯閣茶屋,橋的對面遠望有二叉瀧瀑布,就是現今的長春祠。仙寰橋是日治時太魯閣最熱門也最容易到達的景點,舊照片中很常出現。遊人渡過高聳驚險的仙寰橋,抵達橋頭的太魯閣茶屋休息、採買、觀賞瀑布,等同是當時的遊客中心,現仍留有水泥洗手台。仙寰橋前是落支煙溪和另座小型的香瀧橋,這兩座橋都還有水泥橋門存留。橋門上還有些吊橋纜線殘存,摸著這些鏽蝕的鐵索,想像曾是如何承負了照片中的遊客搖晃通往對岸。

太魯閣口今昔對照
當時積極爭取為國立公園的太魯閣口,經放大後,清楚看見仙寰橋、太魯閣茶屋等,已招來不少旅人,自仙寰橋渡立霧溪到對岸。
曾三次修建的仙寰橋,今日現址僅存第三代高聳的水泥橋門。(攝影/劉子正)

再往前經過在溪床旁的阿育駐在所,目前已無任何痕跡。然後是現今的寧安橋和不動明王廟,廟旁有瀑布舊稱銀帶瀧或不動瀧,因而舊橋名為銀帶橋。現今從不動明王廟往對岸看去,可同時看到銀帶橋第一、第二代的舊橋墩,第三代的寧安橋舊吊橋,和現公路通行的第四代水泥橋。橋的上游對岸畫了從山壁垂流下的一道白練,舊名白系瀧,現名立芹瀑布,開車經過往公路對岸的山坳間就可望見。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本文出自

鳥瞰合歡越

【本期封面】圖片提供/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百年前日人開闢理蕃路合歡越(今稱合歡越嶺道),西從霧社東抵富世(太魯閣),全長一○五公里,與八通關、能高並列日治時期中部三條越嶺道。擅於繪製鳥瞰圖的吉田初三郎來台寫生,在代表作〈大太魯閣交通鳥瞰圖〉裡鉅細靡遺繪出古道上一處處景點:駐在所、部落、宿泊區及瀑布、鐵線吊橋等,與今昔照片對照,無不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