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合善緣救苦難

從過去到現在,感恩許多人付出愛的能量,這種發大心、立大願不執著留名的人也愈來愈多,他們都是付出無所求,功德分分己獲,更重要的是與人結好緣,會合彼此的力量,幫助天下的苦難人。

段時間,一直呼籲人人盤點自己生命的價值;有價值的人生,才是真實人生。當我自我盤點,也感覺這一生很有價值,價值在哪裡呢?天天可以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大家都是善的人,而發心能超越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付出無所求,則是比一般的善更上一層。

有時要有錢人捐錢,比要沒錢的人捐錢更難;有錢人捐得少不好意思,捐多又捨不得。反而是沒錢的人辛苦慣了,他們雖然不富裕,只要愛心啟動,哪怕「磨手皮」,慢慢累積,也會捐出善款。

有人擺攤位賣水煎包,一顆才幾元,賺的微薄利潤,卻累積起來布施建院、圓滿善行,年紀大了仍持續著。為了捐款給慈濟,有人白天賣水果,天未亮還去掃華中橋;有人已經在好幾戶人家幫傭、洗衣,還要拜託別人給他工作,怎不令人感動!

許多人省吃儉用,是想買一間房子,有人則認為救人比較重要,買房子的錢再賺就有了。還記得我們剛要建設台北慈濟醫院時,板橋有對夫妻捐出一筆為數不小的善款。他們原本計畫拿這筆錢購屋,轉念一想:錢要存到買得起房子,還要時間;慈濟在做的事比較重要,寧可現在就捐出。儘管他們租屋住在簡陋的閣樓,生活清苦中,卻有心靈的歡喜世界。

台北有這樣的人,屏東也一樣。花蓮慈濟醫院建院期間,我行腳到屏東,有對賣爆米香的夫妻提著一袋東西來找我。「師父,您能給我們一點時間嗎?」他們打開報紙、破布的層層包覆,裡面有一個個金飾,原來是太太的嫁妝及孩子出生時親友的賀禮。

這對夫妻每天推著車上街賣爆米香,客人現買現爆,「砰」一下,用猛火將生米瞬間爆熟。靜思精舍也做過爆米香,所以我對他們說:「你們這麼辛苦,這些金飾給我做什麼?」他們說:「生活確實辛苦,不過內心歡喜比較重要。慈濟還有很多事要做,不如將這些金飾交給師父。」

這對夫妻完成心願後,現在做什麼行業?是否在慈濟人之中?我並不知道。他們不會從人群中站出來表示:「師父,我就是那個人。」但在我的腦海中永遠有這樣的記憶。

從過去到現在,感恩許多人付出愛的能量,這種發大心、立大願不執著留名的人也愈來愈多,他們都是付出無所求,功德分分己獲,更重要的是與人結好緣,會合彼此的力量,幫助天下的苦難人。就如童謠中的那句「火金姑來照路」,一隻螢火蟲亮度微弱,一旦會合成群,則能為世間綻放光亮,引導正確的方向。

作者
本文出自

鳥瞰合歡越

【本期封面】圖片提供/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百年前日人開闢理蕃路合歡越(今稱合歡越嶺道),西從霧社東抵富世(太魯閣),全長一○五公里,與八通關、能高並列日治時期中部三條越嶺道。擅於繪製鳥瞰圖的吉田初三郎來台寫生,在代表作〈大太魯閣交通鳥瞰圖〉裡鉅細靡遺繪出古道上一處處景點:駐在所、部落、宿泊區及瀑布、鐵線吊橋等,與今昔照片對照,無不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