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密碼.台北賦格 攝影作為城市風景與記憶的延伸

影像策展人沈昭良集合九名攝影師,以不同角度解構老台北,重組新觀點。捷運中山站南西商圈也可以出現新的風景線、停格在有趣的角落。

影像策展人沈昭良集合九名攝影師,以不同角度解構老台北,重組新觀點。捷運中山站南西商圈也可以出現新的風景線、停格在有趣的角落。(攝影/李雅妍)
影像策展人沈昭良集合九名攝影師,以不同角度解構老台北,重組新觀點。捷運中山站南西商圈也可以出現新的風景線、停格在有趣的角落。(攝影/李雅妍)

北城有一百四十年歷史,是清朝時期自大稻埕到艋舺兩地之間構築的城廓,但僅僅十七年就因為日本統治而拆除,留下四座城門。在方圓五公里範圍內,跨今日的大同區、城中區到萬華區,間雜著不同時代的軌跡,或新或舊、或中或西,更因為一波波族群登島,及至近代的東南亞新住民等,融合著多元文化。幼時在赤峰街長大的台大哲學系教授李日章,在《赤峰街5號》著作中形容它土洋混雜,這是專屬台北市南西商圈的獨特況味。

長年從事影像創作、評述與研究,並多次擔任藝術策展人的沈昭良,繼二○二二年Mattauw(麻豆)藝術季,創生「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影像展後,這次來到台北,號召並集結台灣、法國、日本、馬來西亞共四個國家、九位攝影師的觀點,推出「城市密碼.台北賦格」,透過各自的鏡頭,留下他們心目中的台北特色,這正是解構台北城的密碼。

賦格,是一種音樂的創作形式,它不是什麼一部曲二部曲或迴旋曲的曲式,而是彼此模仿,以不同聲部在不同時間相繼進入,然後對位在一起,形成各個聲部間相互追逐的效果,這是沈昭良進一步想呈現的,將解碼後的台北碎片,在創意奔放,五味皆陳下,再重組「觀」,成為一種新的、與時俱進的「感」。

沈昭良回溯,一八三八年達蓋爾(Louis-Jacques-Mand Daguerre)自巴黎市區建物的窗戶望出去,最早拍攝有人物入鏡的都市景觀攝影〈聖殿大道Boulevard du Temple〉,他因此宣告達蓋爾攝影法誕生,迄今一百八十五年歷史,「這項當年受限於機具、材料的攝影發明,相對於現今攝影科技的快速演進,影像生成與取得的多樣路徑,雖顯得樸素單調,卻穩定提示了在作品詮釋過程中,難以迴避的歷史進程與技術困境,但也讓它於日後自然連動、多元蓬勃的城市攝影書寫上,在演進的外擴以及深化意義上更顯珍貴。」沈昭良說道。

以城市街廓為背景,運用各種空間、或全貌或局部捕捉生命萬象與人類活動的瞬間,一直是吸引全球各地攝影創作者投入書寫的表現方式,在宏觀微觀、距離調控與日夜晨昏間,每一支鏡頭都設法追尋鏡頭後的創作者最醉心的觀點,試著在隨機和定著間切換,甚至在跨域複媒的展呈中恣意揮灑,逐漸地,為大家熟知且精緻化。

此次九位攝影創作者,包括漫步在台北捷運中山站至雙連站間的林軒朗,他信手在中山北路、忠孝東路、承德路以及錦西街框起的「心中山線形公園」內,在一間間相連的老宅和小巷小弄間,或老舊或翻新,捕捉《心中山Fusion》。近年許多文青進駐,與阿伯、阿桑、「小姐」們錯肩而過,呈現百搭趣味,一件隨風飄舞的輕雨衣和門簾底下的「奇風異俗」盡收眼底。

李雅妍乾脆《悠遊赤峰》,解構並重新詮釋今日土洋穿插有致的昔日打鐵街,經營數十年的五金材料行、汽車零件行和他們的新鄰居:風味餐館、藝文小店與時髦的咖啡館,卻毫不違和;陳彥呈則在巷弄間捕捉各種《都市‧鐵花》,細膩地呈現了或樓上樓下,或門或窗,即使年華老去鏽蝕斑斑都仍恪盡職守地保護主人家一屋平安;出生馬來西亞吉隆坡的鄧毅駿,關注的是巷口與巷口間的《三角窗》,寸土寸金地地盡其利,懸吊招牌張貼廣告,不能放過招搖的機會,好在有不少植物攀附著,又隨其蔓生,增添了顏色與生機。

還有,擅長捕捉人味,來自東京圖騰柱攝影藝廊(TOTEM POLE PHOTO GALLERY)的水島貴大,在赤峰街的老店中找尋《巷長們》,包括老藥房窗口的老藥師,守著他的一爿店,還有與家人定格在安身立命一輩子的打印店、材料行,水島貴大十足掌握了庶民風;黃郁修則鎖定老店老宅裡的守護神,在晦暗與雜亂的空間,唯獨佛龕神壇上的燈燭映照出靜謐與平安,它與牆壁一起泛黃了容顏,這是黃郁修詮釋的《商神》;一九九九年就從法國來台學中文的余白,定居台灣二十多年,這次則以《室內之城》呈現不同店家對自己經營的小小空間有各自的獨到心情,透過陳設,它在跟人客對話。

陳淑貞則住進老爺商旅三天兩夜,在客房裡也能帶大家進行一場深度的獨創的視覺體驗,臉盆塞、通風管、地毯被褥都可以書寫著《老爺狂想》;夜來了,人們歇息了,留下幾盞燈靜靜站著,屋裡偶爾透出的一抹暈黃,也給人溫暖想家的念頭,這是何鴻志四處夜遊,用相機《暗訪》,喧囂的城市還是需要一夜的安詳。

《城市密碼.台北賦格》在不同攝影師的解構和重組下,從一幀幀相片中透露出不協調中的協調性,人人自在地呼吸,並此起彼落應和著賦格調,也約略看見鏡頭背後攝影者的心,他們將自己的童年、成長的過程和成年後的心思,各自藉由「選擇」對象,隱隱透露出來。

影像,無疑是記憶的連結與延伸,作為另一種歷史的書寫方式。

悠遊赤峰/李雅妍

赤峰街區至今依然保有其獨特風味。日治時期曾因拆船業興盛,造就承德路、赤峰街周邊許多以打鐵營生的店家,因此又名「打鐵街」,雖因時空變遷,現在打鐵店幾乎多已凋零,取而代之的是汽車零件材料行與印刷廠,近幾年又加入特色獨立書店、復古風格髮廊、風味餐館、服飾店、懷舊咖啡廳等,在這樣的歷史脈絡下,行人在這些巷弄之間穿梭漫步,抬頭看看即可發現有些窄巷中舊式二層樓高的建築,就外觀設計上是每兩棟為一共同樣式結構(例如二樓的陽台護欄樣式有些還存留著對稱設計)。但隨時間流逝,可能因翻新或維修後,外觀增添不少新舊交替或並存的痕跡,因此透過攝影的方式,將目前的新舊建築外觀混成的現況以影像保留,或許可以作為歷史階段性紀錄。同時為了不呆板的展呈,決定以重組或拼接赤峰街上不同巷弄中的偶發狀態,沿著展示的長牆順勢而走,猶如布置成一長條的漫步路線,讓每一張照片與地面以近乎相同的水平線,前後左右透過視覺連結,同時巷弄中行經的路人、偶然經過的摩托車、停在路旁的汽車等,精簡濃縮赤峰街道於畫面上,真實與虛擬交錯的延伸與重組,呈現結構上的趣味。

商神/黃郁修

神龕出現在商業空間,是台灣的日常文化,但卻是引人深思的現象,因為它代表了宗教信仰與現代商業的有趣結合,這種結合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神龕在商業環境中的存在,超越了宗教意義,既是一種宗教場所,也是情感的寄託,成為一個具有多重層次的象徵。

在商業空間中設立這些神龕,不僅是一種對傳統信仰的尊重,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延續。這種融合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平衡現代生活和傳統價值觀的場所,也體現了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現代城市吸引著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他們擁有多樣的宗教信仰和傳統價值觀,促進跨文化的交流和理解。這種多元性不僅豐富了商業環境的文化氛圍,還有助於建立一個更加包容的社會。

總之,商業空間中的神壇是一個複雜而有趣的現象。這種融合提醒我們,商業世界不僅僅是經濟和利益的追求,它也是文化、信仰和價值觀的結合。神龕的存在使商業場所變得更具人性,為人們提供了尋求內心寧靜和尋找生活意義的角落,同時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包容的價值觀,為商業場所增添溫暖和情感深度。在凌亂的角落,尤其感受到它的安定性與「微光」。

暗訪/何鴻志

作者刻意避開人潮喧囂,於深夜造訪台北中山區進行拍攝,子寅之時成為作者拍攝時間,除受限某些現實條件外,亦為作者本身拍攝習性。深夜昏暗不清,又有人身危險疑慮,出外拍攝風險的確存在,常被老婆唸說:出去「找死」,不過找死其實也為了求生。日間城市的喧囂宛如動作影片快速放映,這樣的節奏緊張而有壓力,而夜間凝視寂靜街景則似一幅幅靜態相片呈現,能悠遊其中捕捉街景細緻表情。下班後的巷弄街景相對也顯得輕鬆自在且更真實,在拍攝過程間,作者與對象進行較長時間的質性對話。

作者對於生活環境中,面對正在拆除或即將消逝的風景自幼便情有獨鍾,「這種即將逝去的孤寂身影吸引著我,藉由攝影能為對象留下最後身影,我觀注著對象,凝思對象的過去與未來而拍攝當下身影。

當按下快門的同時,對象便進入過去,而以另一影像形式存在,進而重生為另一生命。」而重生之契機在於觀者與對象間的關係與記憶。

作者幼時曾住台北中山區,中山北路上肉鬆香味記憶猶新,小時候總是和鄰居小孩街道巷弄到處亂竄,中山市場成了遊戲大本營,四十多年後的因緣造訪,有著人事皆非的感傷,漫遊在巷弄除了記錄巷弄身影,同時也找尋幼時回憶。

巷弄間的老舊建物與背景商辦大樓形成強烈對比,舊建物周遭築起鐵皮圍籬意謂即將成為過去,而新建商辦則層層高升往未來前行。舊拆新建似乎天經地義,還未拆的便想盡辦法拚命存活下去。中山區有著快速的步調節奏,大街上充滿時尚流行,而小巷內則醞釀溫馨小品,展現創意,巷弄街景就在新舊間拉扯、碰撞與融合展開多樣面容,與生命韌性,這也是作者喜歡夜訪中山的原因。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本文出自

鳥瞰合歡越

【本期封面】圖片提供/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百年前日人開闢理蕃路合歡越(今稱合歡越嶺道),西從霧社東抵富世(太魯閣),全長一○五公里,與八通關、能高並列日治時期中部三條越嶺道。擅於繪製鳥瞰圖的吉田初三郎來台寫生,在代表作〈大太魯閣交通鳥瞰圖〉裡鉅細靡遺繪出古道上一處處景點:駐在所、部落、宿泊區及瀑布、鐵線吊橋等,與今昔照片對照,無不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