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其萬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賴其萬 相關的文章

由一位友人女兒追思亡父談起

齊格勒醫師與我們兩家人有許多難忘的回憶。我們最初步入醫學時,都選擇做精神科醫師,而後才轉為神經科,同時我們也都彼此尊重對方不同的語言與文化,並互相學習。我何其有幸認識這位仁人君子!

開心的實驗

一個難得的無事可做的周六舊地重遊,享受了好久沒有的輕鬆快活。回到家,隨手記下了當時的感觸。今天翻閱這個月來的手記,發現大安公園的舊地重遊最有意思,是個打開心扉的成功實驗!

歡樂假期記趣

歡樂假期讓我享受到豐富的心靈饗宴,使我以正向的心迎接新的二○二四,同時也了解唯有不怕嘗試「新經驗」,才能永遠保持不老的心態。

行醫的心靈饗宴

自己何其有幸走上行醫這條路,享受到豐盛的心靈饗宴。經由行醫與病人結緣,而衍生出許多人生不可預料的故事。

你幾歲?

年齡真的有那麼重要嗎?一個人要老而幸福,就是要跨出年齡造成的心理鴻溝,不要再把「你幾歲?」掛在口邊!

怎一個老字了得

在這新冠肺炎壓境之際,也許有人會擔心我這把年紀還到醫院工作,但個人倒覺得在這關頭,雖然無力從事第一線防疫工作,但還能繼續披上白袍,像這幾天以電話為老病人看診開藥,免得他們在疫情盛行之際,還要到醫院拿藥,更深感這職業的意義。但我非常清楚,「老」是人生必經的一站,我會謹記邱吉爾的瀟灑名言,「酒店關門我就走」……。

別了,親愛的大姊

雖然每個人都無法避免遭遇到至親的家人或朋友離世的悲痛,但在送別失智病人的離世時,我都會不自覺地為病人與家屬因為「脫離苦海」而慶幸。透過自己的專業,我更了解這種病人「生不如死」的晚年對家人的影響。

故人夢中來

一場夢使我重溫了與老友之間的回憶,也使我更了解高級知識分子並不是樣樣都對,讓我更了解「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的睿智名言。

我選擇學醫這條路是對嗎?

由醫學院畢業已經超過半世紀,病人與家屬的感激眼神與笑臉常使我不覺在心內默念,我可以無愧地向吳老師在天之靈,說一聲:『老師,我真的做到了。』」

緣起緣落憶老友

記得約三十年前由美返台省親,訪問了出國以後才成立的成大醫學院,而有機會拜會了當時的創院院長黃崑巖教授。成大神經科賴明亮教授告訴我,黃院長寫得一手很棒的書法,常應訪客的要求而揮毫,如果我有自己喜歡的詞句,也可以請他幫我寫幾個字,裱褙加框做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