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教育與學習環境中的信任感

臨床老師或醫院是否有帶給學員被信任的安全感,而這正是讓醫學生學到正確行醫態度的關鍵。

幾天參加台灣醫學教育學會年會,看到許多年輕的醫學院老師踴躍發表他們在醫學教育的心得,不覺想起,如果當年領導醫學教育改革不遺餘力的幾位學長,如成大醫學院創院院長黃崑巖教授、台大醫學院院長謝博生教授還在世的話,不知他們會感到多麼欣慰。

今年年會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次開會以視訊開場的來自美國華盛頓的喬治城大學醫學院副院長 Dr. Carrie Chen 以 「Trust within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學習環境中的信任感)為題的演講。這位中年的台裔美國醫學教育家曾來台數次,是國內醫學教育界耳熟能詳的小兒科教授,她在過去任職於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醫學院時,就曾來台數次,每次都帶給國內醫學教育許多寶貴的經驗分享。

在這場演講中,陳教授的第一張圖片非常傳神地表達她如何在醫學教育的環境裡,讓學員感受到被信任。那是她自己捲起衣袖,讓學生在她的手臂學會抽血的照片。她聚精會神盯著學生抽血的表情,讓人看了非常感動。她以這張圖來說明這就是她如何在教學中展現對學生的信任。在演講中,她不只一次地叮嚀臨床老師一定要注意給學生帶來一種「安全的氛圍」,使他們覺得有受到信任與關懷。如果我們對學員的表現不滿意時,我們應該先自我檢討,自己或醫院是否沒有帶給學員被信任的安全感,而這正是讓醫學生學到正確行醫態度的關鍵。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本文出自

共生

【本期封面】攝影/安培淂
高齡化、少子化、小家庭結構……,過去日本傳統社會的支持系統,已不足以支撐未來。為了避免社會崩壞,須建構有別於傳統家庭體制的互助系統。不光只是仰賴政府的「公助」或是社會保險的「共助」,關鍵更在於從個人「自助」擴展到社區相互連結的「互助」。大家手牽手一起走,才能走得長遠,一個都不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