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為我們上了一堂課

在疫情面前,人類應該學會謙卑,知道自己的渺小。人生苦短,把握短暫的人生,過著有意義的生活,才是生命的終極目標。有人說:「人人都會死,但不是每個人都活過。」在這裡所說的「活過」,是指活得有價值、有尊嚴、有意義的過程,在經歷這場疫劫之後,但願人人都「活過」,不虛此生。

有一種慈悲叫素食

飲食是一種習慣、一種信仰、更是一種慈悲。習慣是一種日積月累的養成;信仰是一種對人生觀、價值觀的認同與堅持;慈悲是一種對其他生命的感同身受,一種宗教信仰的核心追求。

風起雲湧,驚濤駭浪之後

盤點今年世界各地發生的幾件大事,我們驚覺這是「風起雲湧,驚濤駭浪」的一年。逝者已矣,做為一個平民百姓,當然希望明年是個「否極泰來」的一年。大家一起用心虔誠祈禱吧!

在災疫面前,要懂得低頭

在迎接後疫情時代來臨時,希望人類能牢牢記住,新冠病毒疫情帶給我們的大哉教育,並從中記取教訓,學會好好善待環境,善待生命,善待自己,善待周邊的每一個人,還給後代子孫健康乾淨的地球,還給人類一個免於恐懼的小確幸。

決勝最後毫秒的傳奇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永不放棄,不計輸贏,堅持拚博到底的精神,掌聲響起時,弱者頓成了強者,落後變成了榮譽。

掌握豁達一生的密碼

能夠看清「心」與「物」兩者孰輕孰重,通達名利權勢的虛無幻有,參透生老病死,成住壞空,生住異滅的無常,生命才能輕安自如。

有一種清靜安寧叫沉澱

水的清澈,並非因為它不含雜質,而是在於懂得沉澱;心的通透,不是因為沒有雜念,而是在於明白取捨。

看見繁星皓月的美麗

看見泰北偏鄉弱勢孩子,因受到良好教育得以翻轉人生,是人生一大樂事,只要這項造血的希望工程能夠得到各界的支持,永續發展下去,一切辦學過程的辛酸苦辣都值得。

與熱「腸」古「道」同行

決定地球永續與人類未來命運的關鍵,掌握在人類的一念之間。改變飲食習慣,推動蔬食,減少肉類攝取,重視生態,恢復雨林,回歸簡樸生活,減少資源浪費,讓已經生病的地球有充分的時間修養生息,才是正本清源之策,這也正是考驗著人類智慧。

心懸千萬里,天地有餘韻

在閱讀不斷被邊緣化,文化不斷被沙漠化的社會裡,我們不信紙媒的綠洲喚不回。我們不忘初心,堅持理念,才有這本支撐了四分之一世紀,仍然健在的雜誌,它的名字叫《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