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正在改變人類的生活習慣
世事多變,我們無法掌控瞬息萬變的全局,但我們能掌控自己的生活習慣與行為。要讓世界變得更好,讓疫情早日成為過眼雲煙,就從清淨在源頭的蔬食開始吧!
在災疫面前,要懂得低頭
在迎接後疫情時代來臨時,希望人類能牢牢記住,新冠病毒疫情帶給我們的大哉教育,並從中記取教訓,學會好好善待環境,善待生命,善待自己,善待周邊的每一個人,還給後代子孫健康乾淨的地球,還給人類一個免於恐懼的小確幸。
疫苗 生產與分配的正義
此次的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各國的反應及表現將決定二十一世紀對全球健康政策及措施的影響力。國際正義難尋,台灣若能團結以防疫及疫苗產業破除疫苗種族隔離(Vaccine apartheid),達成疫苗正義,將獲得國際的尊重。
PCR 穆利斯 科學的真與幻
活了七十五歲的穆利斯,在二○一九年八月去世,沒有看到隨後兩年全世界陷入的新冠疫情大恐慌。如果他知道後來多少人因著他那次夜駕中無意而得的所謂「聚合酶連鎖反應」想法,造成的恐懼驚慌與病恙生死,不知會作何感想。
盔甲精靈穿山甲 疫情下被定罪的受害者
穿山甲雖被部分科學家認為是傳播新冠病毒的元凶之一,但目前沒有明確證據。穿山甲對人類並無威脅性,經常被人類視為佳餚或藥材,面臨瀕臨滅絕的危機。
溫柔的力量 mRNA疫苗發明者的故事
RNA疫苗的誕生看似光速,實際上,卻是許多科學家的心血結晶。其中關鍵推手凱特琳.卡瑞柯博士,投入研究達四十年,漫長歲月裡的種種挫折,在她接種疫苗的剎那,有了暖心回報。
蝙蝠 看守黑夜的精靈們
蝙蝠是最小型、唯一會飛的哺乳類,在暗夜中展翼飛行的是台灣特有亞種葉鼻蝠,看清楚了嗎,牠緊抱著五六月出生、哺乳中的幼蝠,母蝠一年一胎,秋天受孕隔年生育,九月份幼蝠才學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