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世界陷入一場新冠病毒造成的疫疾之中,造成死亡、封閉、隔絕、恐慌的社會動盪,影響十分深遠,至今沒有走出這個歷史變局。相對於自然界的存在,人類可以回顧的歷史其實相當短暫,但是因為在地球生物圈的宰制性發展,人類在相對短暫的歷史裡,已自詡居於地球生物鏈的頂層,給自然帶來極巨大的衝擊,也難怪一位德國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居然主張,應該把地球近百年的演化紀年,命名為人類世。
人類與萬物同生於自然之中,遭遇可能無法適應的外來衝擊,正是生物求生求存的共同命運。在人類求生存的挑戰中,病毒似乎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如果以絕滅物種數量作為衡量標準,病毒應該才真正是位列於生物鏈最頂層的,在我們極其有限的對於自然萬物演化的瞭解中,人類已經認識到,病毒在包括我們人類的萬物演化中,既是一個殺戮者,也是一個促生者,它消滅物種,也衍出新的生機,我們之所以能演化為如此複雜的生物,病毒亦居其功。
現今生物科學對病毒的「認知」,無生機的「病毒體」是靠「寄生」於「宿主」而存活衍生與變異,因此活著的所謂「病毒」,其實是我們主觀認知所造就的一個生命體的演化過程,並不能真正獨立生存,在生命演化過程中,藉著我們生命體而共生的所謂「病毒」,與我們共生,也與我們同死。
這兩年來坊間耳熟能詳的所謂「核酸檢測」,基本來自一個生醫研究成果突破發展而成的技術,那就是PCR。簡單說,這種稱之為「聚合酶連鎖反應」的技術,就是將實驗物的核酸作「連鎖反應」式的複製放大,進而得以對於其核酸細部內涵進行分析比對。因為其極微觀的所謂「單位數量」極其龐大,也就只能用統計的辦法規範計量標準,來做一個判准,這個過程因著先天上有必不可免的瑕疵,既成模具儀器的「知其然或未識其所以然」標準作業,會產所謂不確定爭議,自屬正常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