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正

《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淡江大學畢,雪城大學藝術攝影創作碩士,曾任中國時報攝影記者,為2010年吳舜文新聞獎,2014卓越新聞獎,2016年金鼎獎,以及2010年2016年中國廈門台海新聞獎年度攝影得獎者。

劉子正 相關的文章

總是那山海的回聲 洄游花蓮

作家謝旺霖在三峽的書房中,拿著以詩人楊牧照片做的雜誌封面,花蓮讓二人生命之河交集似親人,也領著不同世代的創作文思,細水長流。

噍吧哖的糖滋味 俗女走讀家鄉日常

《俗女養成記》作者江鵝,老家振春堂中藥行就在玉井街上,久居台北回望故里,草木健壯人心和緩有錢也買不到,兜兜轉轉大半人生,終識體內淌著「偏鄉」血。

二氧化碳的歸途 抓回廢碳的回收新可能

碳匯被視作二氧化碳的倉庫,增加碳匯儼然是達成二○五○淨零目標的必要手段。

從前有個宮前町 我的雙連回憶

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八十四巷,有一條百年古圳宮前町砌石大溝,二○一九年意外重見天光,作家廖志峰的兒時回憶也開始湧現。走在雙連的巷弄裡想著曾經的路徑,試圖尋找過去遺落的生活殘片。

風中綠金 從陸地走向海洋

全台三百餘支陸域風機和近兩百支的離岸風機為台灣帶來發電新選擇,離岸風機在今年底前將達成的發電量,相當於一座核電廠。

台灣特「色」 繽紛與簡約的光譜之間

岡山老街一家雜貨店前,盡是飽和色,這類生活中常見的「搶眼」配色源自傳統文化,也受到市場機制影響,並隨著社會氛圍在繽紛與簡約間流動。

時代綠金 古往今來見真「樟」

伐木取材、砍樟煉腦,樟樹曾經是台灣最受重視的森林寶藏。今日或為水土保持,或為高科技利用,樟樹已具不同的時代綠金意義。

塵囂綠帶 生態跳島 在城市裡開自然的眼

都會綠帶形成的生態跳島,為野生動物提供了棲息與遷徙的廊道,以草葉密密縫起的生態綠網,慢慢融化了人類與自然曾經劃出的楚河漢界。

纜線電桿 斬斷占據天際的蜘蛛網

新北市板橋一處巷弄,路面人車通行,空中彷彿異世界,不但有來自四面八方的電力與有線電視纜線,再加上變壓器、電線桿、里辦公室廣播器、路燈,多年累積,成了如今「剪不斷,理還亂」的景象。面對這樣的雜亂無序,我們絕非無法可施。

翻轉的小吃店 從將就到講究

不同於一般昏暗、雜物多的傳統台式小吃店,講究用餐環境及氛圍,翻轉了刻板印象,從將就到講究,讓餐飲與生活升級,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