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震災前線 跨越險阻的賑災任務

八月十四日,因總統遭刺仍驚魂未定的海地,又遭遇七.二級強震,超過五萬棟房屋倒塌,混亂而匱乏的處境,急需國際社會救援。

海地遭遇七.二級強震,超過五萬棟房屋倒塌,急需國際社會救援。(圖片/Orlando Barria/達志影像)
海地遭遇七.二級強震,超過五萬棟房屋倒塌,急需國際社會救援。(圖片/Orlando Barria/達志影像)

提十二.五公斤重的白米袋,頭頂裝滿雜糧及食用油的糧食袋,超過三十七公斤的重量加在身上,感覺如何?

生活在台灣的你我,少有機會,也不太需要一次搬這麼多的物資。但是在八月十四日,七.二級強震肆虐過的海地西南部大城萊凱(Les Cayes),這一組重量相當於小學生的食物,卻能讓受災戶如釋重負。失去家園的人們,於九月接受佛教慈濟基金會與海地天主教三個修會、台灣農技團合作的發放,領到這一組重量級物資,雖然搬得有點吃力,但深鎖的眉頭終於可以舒展。

「地震來時我想跑,但感覺腿幾乎斷了,感謝神我沒有遭遇不幸,現在我拿到食物了,會全力復原!」鬚髮皆白的卡戴先生中氣十足地說。而同樣受災的朱妮絲女士,儘管和別人一樣,被迫睡在瓦礫堆中,但談到女兒加入慈濟團隊,趕回家鄉做發放,身為媽媽的她感覺與有榮焉。「達芙娜是我鍾愛的女兒,她是個很棒的孩子,很高興你們來發放食物。」

「萊凱是我的故鄉,能來到這裡幫助鄉親,我真的太高興了。」身著黃色志工背心的達芙娜說道。

總統殞命,強震來襲

談起海地,世人對它的第一印象,是人均所得的超級後段班,當地貧民辛苦一整年的收入,甚至比不上台灣上班族的月薪,很難想像於一八○四年脫離法國殖民獨立建國的海地,事實上是世界上第一個脫離殖民的非洲裔黑人國,也是繼美國之後,美洲第二個獨立成功的國家。

國際救援團隊快速進入海地,試圖搜尋任何可能的生還者。(圖片/Orlando Barria/達志影像)

特殊的歷史地位並未帶來和平與繁榮。獨立後的海地內憂外患不斷,先有法國以武力勒索巨額賠款,後有美國出兵占領長達十九年,如同其他中南美洲的「香蕉共和國」,海地雖是獨立國家,卻始終難擋歐美強權的支配。而內部政局也是長期動盪,政變、暴亂、謀殺層出不窮。

二○二一年七月七日,海地總統摩依士(Jovenel Moïse)慘遭外籍傭兵刺殺身亡,民眾驚魂未定,又於八月十四日遭逢七.二級強震侵襲。儘管和二○一○年那一場,把首都太子港化為廢墟的強震相比,這次地震的損失較輕,但二千二百多人死亡,三百二十人失蹤,一萬兩千多人受傷,近十三萬棟房屋毀損的災情,仍是這個西半球最貧弱國家難以承受的重創。

代理總統職務的總理阿里爾.亨利(Ariel Henry)向國際社會求援,身為友邦的台灣也收到求援訊息,政府及民間團體,如慈濟、紅十字會,立即展開捐助及賑災行動。

首都無大礙,西南部災情慘

驚世災難,雖遠必助,但全球新冠病毒疫情仍熾,慈濟本會不便派員從台灣前往馳援,於是責成美國總會就近協助,當然,第一時間的快速反應,還是得靠在海地的志工。

「我來到這邊二十二年了,二○一○年強震時正好休假返台,所以那次沒碰到,這次是第一次感受到大地震。」在海外工程公司(OECC)海地分公司擔任主管,同時也是慈濟志工的張永忠,在強震過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詢問本土志工們是否都平安?了解先前接受慈濟援建的各校是否有受損?

由於震央位於海地西南部,距離太子港超過一百公里,所以住在太子港及周邊地區的本土志工都安然無恙,市內的慈濟園區以及二○一○年強震後援建的學校也都沒有災情。但西南部的萊凱市、傑洛米(Jérémie)、尼佩斯(Petit Trou de Nippes)卻是死傷慘重,有四位本土志工回報說,他們住在西南部的親人受災了,「其中有一位是三歲的小孩,不幸被倒塌的牆壓死了。」張永忠惋惜地說。

海地的消防隊則從震災發生後就不斷投入搜救,深夜尋獲一位罹難幼童的遺體。(圖片/Ricardo Arduengo/達志影像)

得知災民露宿街頭、空地,急需帳篷、睡袋等安身用品,張永忠立即調撥五百條環保毛毯給海地民防局應急。本土志工如濟神父(Father Zucchi Olibrice)則是把提供給學童當營養午餐的四千包白米,先行調撥投入賑災,畢竟在緊要關頭,救命是第一要務。

「他們拿彎曲的樹枝當柱子,水泥和砂石也沒按比例去拌,地震一來根本無法承受。」張永忠透過通訊軟體,向慈濟台灣本會及美國總會報告災情。為確保賑災任務順利進行,美國慈濟派遣曾參與二○一○年海地強震賑災的資深志工前往,一方面進行急難救助,同時也要帶領培訓海地本土志工,強化他們應對災害的能力。

「本土志工在太子港的濟貧發放很有經驗,但應對這麼大型的災難,他們都沒有經驗,真的很需要我們的幫助。」美國慈濟賑災關懷團領隊陳健說明。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本文出自

調香尋味

【本期封面】攝影/劉子正
香料,雖是食物中的配角,但少了這一味,主角肯定黯然無光。香料植物為食材添味增色,也帶來高識別度,聞到某種氣味,你會馬上對應出某個場景、國度。今日台灣,從原住民、移民到新住民歷史,在香料植物的跨國流動下,融合出的新台灣味,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