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香尋味 台灣香料新拼盤

香料的使用,過去為了保久,今日則為了嘗鮮,味道也是記憶的偵探,帶我們看到母親的流離、移工的鄉愁。內陸的香辣、南洋的酸甜、加上台灣自然山林的氣味,不斷地包容吸納,調配出今日台灣島上的好風味。

山苦瓜葉片盤飾,圍著苦味輪茄、煎得焦黃的天貝等菜蔬,輕輕撒下顆粒狀的小米,口感充滿更多趣味。(攝影/劉子正)
山苦瓜葉片盤飾,圍著苦味輪茄、煎得焦黃的天貝等菜蔬,輕輕撒下顆粒狀的小米,口感充滿更多趣味。(攝影/劉子正)

著「茄芷」(傳統台式購物袋),虞薪澄漫步走進花蓮光復市場,看著她買菜就像在鄰家串門子一樣,賣菜阿姨們在銀貨兩訖的交易之餘,也不忘順道傳授一下野菜的料理作法。

這個市場很原民,也很親切,看似貌不驚人,卻讓人驚喜處處,一種味覺大開發的全新體驗。攤架上的菜色都是一般鮮見的:黃藤心、木鱉果、刺蔥、牧草心、山苦瓜、糯米椒……。木鱉果像渾身長了刺、突然爆大的檸檬果;八月豆有規規矩矩的青綠色,也有變出褐黃色花紋的迷彩;嫩薑保留長長的綠色根莖,看起來富有美感,亦得以保存較長時日;芋頭也是帶「把」賣,因為芋梗也是美味料理的食材。

除了原形、新鮮,另一個特色則是:苦味。

長相如輪胎,因此被取名的輪茄,苦!菜葉盤若花環的山苦瓜葉,苦!除了苦味的輪茄、山苦瓜葉,口味辛香嗆辣的蕗蕎(長相像蒜頭,但味道更接近辣洋蔥),對一般人的味蕾,也是個大挑戰。這些「自討苦吃」的選項,一般人常匪夷所思,但嗜苦的阿美族人,對於苦味,大開歡迎之門,或許苦後的回甘,最對原民的味。

虞薪澄說,這些原本陌生的植蔬,從口味到香氣,都成為辨識不同族群的一種暗號密碼,而她的家族本身背後也有一段香料的故事。

花蓮光復市場,一整把的山苦瓜葉挑戰著食客味蕾。

香料無國界

對於這個滇緬第二代的年輕人來說,香料是一種生活享受,也是一段家族遷徙史。

國共內戰期間,父親在泰北作戰,母親則在泰緬邊境苦候團聚,這些流離的生活經驗,都印刻在母親的家族食譜裡。輾轉來到台灣,不同於其他老鄉,父親與同袍選擇了移住花蓮,而這一個向東的移動,除了雲南家鄉味、流浪泰緬邊境,家族香料又多加了一個東部原民味。

虞薪澄開發的「勝利不廢商號」香料油鹽系列,即是以母親作為背後的靈魂人物。對雲南出生,半輩子流離異國的母親來說,找到家鄉味道是一種身心安頓,透過她對各種香料的應用,皆能循線找到過往的生命軌跡,例如摘下路邊的雀榕葉片,泡黃醃製,泛著酸味,拿來調味煮湯;又或者將豆豉加上手邊現有香料,壓製成豆豉餅,和著米飯做成豆豉飯糰,方便快速果腹,這些都是她逃難生活時的克難料理。虞薪澄說,媽媽也會即興地在雲南料理中加入泰式(紅咖哩)或緬式元素,透過料理梳理記憶。

帶著仰望的口吻,虞薪澄說:「媽媽在廚房裡很有霸氣!」

虞薪澄、羅紀彥在後院中少量種植南洋香料植物,以開放的心態,為現代香料調味系列創造新體驗。

相對於母親對家鄉味的執著,傳承到了年輕一代,虞薪澄對香味則抱持著創新開放的態度。以草果、花椒(大紅袍)、青花椒、八角、桂皮、山奈為香料主調的香料鹽,加入了台灣在地的特色穀物:台東青農的有機小米、花蓮阿美族人復育的古來種稻炒米。「將幾近滅絕的傳統作物,重新找回,並賦予新的利用方法,使之得以存續,體現一種現代性的風土滋味,回應人地共好的新價值。」一起創業的伙伴羅紀彥如此表示。

後院復育的香料作物,反倒是以南洋區域為主體:泰式檸檬葉、越南香蘭葉、羅望子、羅氏鹽膚木等。在廚房一邊喝著冰涼的羅望子調飲,一邊看虞薪澄不急不徐地備料,她打算以香蘭葉製作客人訂製的法式瑪德蓮蛋糕,香蘭葉是越南極普遍的香料植物,清新的芋香味很適合蒸飯,翠綠的色澤入菜、做甜點,則讓人胃口大開,蝸居一方東部淨土,頓覺「香料無國界」。

聞到檸檬香茅,讓人想起泰國,加進酸湯,則是越南新嫁娘日思夜想的家鄉味,各式泛著香氣的葉片,牽引著異鄉遊子的心。二○二一年的今天,台灣的移工(產業加社福)約七十萬人,外配則有五十六萬五千人,隨著人類商貿與婚配的足跡,香料植物也隨之流動。

台南大內農場裡新鮮採摘的各式香料植物:南薑、芭蕉花、香蘭葉、泰國檸檬葉、檸檬香茅、馬蜂橙等,充滿南洋奔放的特殊香味,色彩也美如圖畫。

馬蜂橙流浪記

在林試所植物專家的引介下,我們來到了台南市大內鄉的香料農場,接近一甲地的面積,種了超過二十多種東南亞各國的南洋香料:馬蜂橙、南薑、指薑、香茅、檸檬葉、越南香菜(刺芫荽)、鳥眼椒、糯米椒、芭蕉花、檸檬香茅、打拋葉、香蘭葉、沙勞、臭菜、美國香菜。

二十多年前,陳錠琰與卓千玉夫妻兩人開設「快樂」小吃店,主要為泰國移工提供餐食服務,之後移工數量愈來愈少,因此轉行種植異國香料。

老闆娘卓千玉因為長期與移工相處,對他們的飲食習慣暸若指掌,笑說自己的泰語說得都比台語好。她表示,東南亞民族的味蕾很開放,不像台灣人只懂得使用植株的某些特定部位,新住民朋友們除了葉片、根、莖、種實,甚至花朵,都有食用的習慣。眼前一朵狀似睡蓮的大型花苞,即是他們視若珍饈的芭蕉花,「其實口感有點澀,但是新住民卻很喜歡,各國的料理方式則有些差異,越南人喜歡涼拌醃製,泰國人則將之蒸煮後,加上香茅、南薑、檸檬葉搭配海鮮料理。」

「檸檬香茅、南薑、檸檬葉是東炎湯的主要香料元素,一聞到這種酸辣味,你馬上就會想到泰國」,陳錠琰將之稱為「泰國三寶」。他教我如何辨識真正的檸檬香茅,首先,正港的檸檬香茅個頭都不會太粗大,其次,在接近根莖部位會有一抹紅褐色澤。「現在檸檬香茅很熱門,很多賣家跟你說這是檸檬香茅,其實卻不然,因為品系太多了,容易魚目混珠。」

林東海與他悉心呵護的三星蔥,為了讓風味物產的滋味更上一層樓,他努力防治病蟲害,也積極找尋抗旱品系,對應未來氣候異常。

陳錠琰很喜歡用「追蹤」這兩個字,來形容他成立這座農場之前對植物的好奇探索。「以前想要拿到這些香料很不容易,必須等上一個月的船期,之後邊界加強檢疫管制,種苗的流通更為不易。」於是他只有到處打聽,追著相熟的新住民朋友求取種苗,就這樣十年之後,他的農場有了種類多樣的南洋香料,穩定地供應台灣北中南各地的餐廳與雜貨店。

「二十年前,馬蜂橙一斤要價一千二百元,現在一斤四百元就買得到。」從這些價格的起落,可以嗅出台灣的飲食版圖正悄悄地挪移變動,一位受訪者甚至告訴我,今天在台灣的越南泰國餐館(東南亞小吃店)數量早已超過台灣的川菜館。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由越南採訪現場因緣際會踏入茶報導,以茶為框,人文聚焦,框出一篇篇台灣茶的小世界、大宇宙。 作品曾獲金鼎獎、金輪獎與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兩度入圍卓越新聞、吳舜文新聞獎。著有《茶知錄》、《茶域經緯》、《台灣綠食堂》(合著)等書。
《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淡江大學畢,雪城大學藝術攝影創作碩士,曾任中國時報攝影記者,為2010年吳舜文新聞獎,2014卓越新聞獎,2016年金鼎獎,以及2010年2016年中國廈門台海新聞獎年度攝影得獎者。
本文出自

調香尋味

【本期封面】攝影/劉子正
香料,雖是食物中的配角,但少了這一味,主角肯定黯然無光。香料植物為食材添味增色,也帶來高識別度,聞到某種氣味,你會馬上對應出某個場景、國度。今日台灣,從原住民、移民到新住民歷史,在香料植物的跨國流動下,融合出的新台灣味,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