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 一切如流星閃過

網路上竄紅的名人,直銷的是他們的生活點滴。把自己「毫不保留」地呈現在觀眾面前,飆高的點閱率也帶來直播背後的龐大商機。

上海姑娘奈奈手持一根自拍棒,在市場即興直播起來。(攝影/金峰)
上海姑娘奈奈手持一根自拍棒,在市場即興直播起來。(攝影/金峰)

為工作型態,每天睡到正午才起床的中國女孩奈奈,從手機裡的美食外送平台訂購了早午餐後,接著開始化妝。畫完了妝,孩奈奈拿出手機,選擇了自拍美顏應用程式將鏡頭前的自己調整出白皙皮膚、水汪汪大眼,整個人頓時看起來五官更形立體了。

美貌經濟

「哈囉,我的朋友們,大家好!」對著相機鏡頭,奈奈向大家打招呼。

奈奈的「朋友們」來自各個階層,年齡大致從十五歲到三十歲不等。鏡頭前,奈奈是看不到這些人,而粉絲們則是透過聊天室,以留言或虛擬禮物餽贈來表達對她的支持。

如果你就在直播間,可能會對她跳針式的談話風格,懷疑她是否瘋了:前一秒鐘的主題也許談天氣,下一秒她可能又穿插一段風馬牛不相及、截然不同的談話主題;接著可能用手指比出愛心,謝謝粉絲的贈禮,並回以招牌笑聲作為結束。

奈奈一早起來,在經紀公司為其租下的昂貴套房裡,開始一天的直播生活。甜美的笑容、機靈的反應,吸引了廣大粉絲關注。

粉絲們的留言或禮物一出現,奈奈立刻以言詞、面部表情和手勢等回應大家。她是許多人的虛擬女友,卻稱不上忠實朋友。

在奈奈的粉絲排行榜中,有一套由虛擬禮物贈與的價值而決定的排行規則。飛機級一百元人民幣;火箭級五百元人民幣;超級火箭級二千元人民幣,通常贈與超級火箭級禮物的粉絲,往往能獲得奈奈近乎尖叫聲的回應,而發出的留言更能長時間,並以最顯眼的方式停留在螢幕上。

頂尖的直播主對虛擬禮物的運作處理通常具高度技巧,他們不僅能讓正在進行贈與的粉絲們願者上鉤、自動追加禮物價值,也能讓同群的粉絲們紛紛起而效應,因此年收百萬對他們來說,並非難事。即便像奈奈經營的中型規模直播平台,每個月也能賺進將近八萬人民幣。對許多剛畢業的新鮮人來說,他們一個月的薪資可能都還不及這個金額的十分之一。

奈奈不辭千里地從上海來到武漢尋愛。

網紅的竄起

奈奈出生於一九九六年,該年正好中國開放網際網路的使用。籍貫南昌,家境富裕且愛好舞蹈的奈奈,在十一歲時進入了一所嚴格的舞蹈學校念書,接著進入了西安的藝術學院就讀。

二○一八年藝術學院畢業的奈奈,並不像其他同學一樣投入教舞的行列。這時的她,開始拿起手機,拍攝並上傳一些日常生活的影片到網路,一心朝直播業的方向前進。很快地,一家上海新創公司發掘了她。

察覺到奈奈的潛力,經紀公司破例地與這位直播新手簽訂了一紙三年的合約,並在公司附近為她承租了一間月租費六千元人民幣的公寓。此外,還提供了一位經紀人以及一名貼身助理。

網紅的愛情故事總是吸引網民眼球,即便鏡頭前與江波恩愛互動。

二○一八年,當奈奈向在線人數僅八百位粉絲進行直播時,螢幕上出現了一個意外訪客──江波。江波是中國最受歡迎的戶外直播者之一,當天的節目裡,他公開邀請奈奈參加聯合演出。這就有點像被著名的流行歌手點名邀約進行雙人表演,是份殊榮。

難以相信如此好運會降臨到自己身上,奈奈很快地打電話給經紀人以取得其同意。幾分鐘後,奈奈便和江波同時出現在這位擁有一百二十四萬名粉絲直播天王的鏡頭前。

出現在分割畫面上的兩人進入了「玩家對戰模式」。該模式允許直播主們根據事前約定的遊戲規則互相挑戰對方,進行方式可以是舞蹈,唱歌或是其他競賽。這次的對戰,兩人決定測試彼此的機智。當這對玩家以快問快答方式比賽時,粉絲們給他們虛擬禮物的價值將出現在螢幕的上方,這個數字即代表他們各自贏得的分數。

這對各自擁有龐大粉絲的網路情侶,之後的戀情發展卻耐人尋味。

儘管江波的粉絲數是奈奈的一千五百倍之多,但在這次十分鐘的對戰裡,多數還是倒戈到奈奈這一頭。做為懲罰,粉絲們要求江波親手將一包衛生棉條交到奈奈手中。身為敗方,江波必須也同意了粉絲們的要求。

兩人各自的直播平台,播放著江波和奈奈同往上海最時尚的地段,與其他直播主大啖著好吃的餃子,並同乘白色法拉利遊著市區。

對於江波為她所做的這一切,奈奈並不為所動,只是在這次的互動裡,讓她穩固了直播主的角色。奈奈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因為在短短的幾個鐘頭裡,追隨這位初露頭角的直播主的粉絲人數,激增到一萬二千名。奈奈知道,這樣的數字足以產生足夠的收入,供應她在這個耀眼城市中生存。

為直播主舉辦的戰鬥營,以各種誇張遊戲吸引網民關注。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英國劍橋大學,主修哲學、政治。 曾任路透社文字記者,目前為自由攝影師。 獲獎:瑪格蘭應急基金(Magnum Emergency Fund)、國際年度圖片獎(Pictures of the Year International)、世界新聞攝影比賽(World Press Photo Masterclass)
本文出自

海洋觀察

【本期封面】攝影/蘇淮
二〇二〇年八月,小琉球西北側海域水下約十米處,原本呈橘黃色或黃綠色的一株海葵,也耐不過這一波高溫而白化;居住在海葵中的小丑魚仍不離不棄死守家園,當攝影靠近時,體型較大的小丑魚便加速游過來,彷彿在示警。如同珊瑚,海葵身上也有共生藻,會因為環境不適合生存而離開海葵,最後導致白化、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