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覽海岸與水下生態 海洋博物誌

本書結合了喜愛水中攝影的臉書社群朋友,以豐富的圖片、插畫介紹台灣本土海洋多樣性,希望藉由認識與了解,能更珍視海洋裡的芸芸眾生。

灣北部海岸,長年受東北季風和海浪的雙重影響,從石門經過基隆,一路延伸到東北角,沿途海岸都是海與風所雕砌的奇岩怪石,與熱帶的南部海域截然不同。從岸邊到水下,距海遠近、水的深淺,也呈現各式各樣的生態特性。

潮間帶 潮上帶
離海最遠、乾濕分明

潮間帶(intertidal zone)是指「漲潮時海水升至最高點和退潮時退至最低點之間的區域」,是陸地與大海的交會,也是人們最常接觸的大海。潮間帶可依浸泡在海水或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由上而下分成曝露時間最多、高潮線以上的「潮上帶」,以及較潮濕、位於低潮線左右的「中、低潮帶」。當我們走到海邊時,最先碰到的就是潮上帶。

潮上帶簡單來說就是海水每日潮汐最高水位以上的區域,有時也被稱為上潮帶或飛沫帶。這區是潮間帶中離海洋最遠的地方,也是乾溼壁壘分明之處。此處由於暴露在空氣的時間多,最容易受到天氣的影響。

當冬天時,東北季風帶來的寒流、冷雨、狂風,以及夏天時烈日的曝曬與高溫,將潮上帶塑造成一個極端的環境。然而,即使如此,仍然有許多生物在這種環境中存活下來,讓我們好好認識他們吧!

對抗烈日與高溫:陰涼之處避暑去

日間走在潮上帶,烈日和高溫常讓人忍不住戴上帽子,大口喝水。由於潮上帶離海最遠,極端的曝曬與乾旱使得此處不適居住也缺乏食物。

乍看之下似乎沒什麼動物能生存在這嚴酷的環境。但只要走到岩壁的陰暗面,就可以享受陰影底下的涼爽,這時如果稍微往左右觀看,會發現許多小動物早已躲藏在陰涼舒爽的壁面上,可見許多螺和小型螃蟹。特別是被海風或生物侵蝕而鑿出的小凹陷中,更常累積一些殘存的水源,成為這些潮上帶動物的重要躲藏地。

樓上樓下分清楚:帶狀分布

潮上帶大多時間暴露在空氣中,環境乾燥,因此對棲息於此的海洋生物而言,漲潮時帶來的海浪成為重要的水分來源。在此處,「距海遠近」成為許多海洋生物決定在何處落腳的重要因子。

許多能抵抗乾燥與炎熱的生物,如海蟑螂、玉黍螺等,能居住在暴露時間較長,位置較高處的岩礁上;而許多需要海水、保持濕潤或不耐高溫的生物,如大多蝦蟹和魚類,就必須待在能保有海水的區域中。

這些生物選擇棲息的差異性,成為潮間帶地形中最重要的「帶狀分布(zonation)」。特別是在有垂直壁面的地形,帶狀分布的情形會更加明顯。

吸得緊緊保生機:吸力超群的生物

退潮的潮上帶環境乾熱,但漲潮時吹來風浪又常會造成強烈的衝擊,這兩種極端的威脅是許多潮上帶生物每天所面臨的生存問題。為了同時解決保水和防浪,許多螺類如笠螺、蜑螺會緊緊地用腹足吸附在岩石上,就像是強力的吸盤,既可以在退潮時保持濕潤,還能在漲潮時防止被海浪沖走。

有些生物更進一步特化出黏附在岩石上的能力,成為與岩礁合為一體的「固著生物」。像是如小火山般的藤壺與鋸齒狀邊緣的牡蠣,他們緊緊固著在岩石上不怕海浪的衝擊,還能趁機過濾海水中的食物。退潮時他們則緊閉殼口,避免乾旱與高溫的危機。

海風烈日下的跑者:海蟑螂和方蟹

潮上帶最易引起大家注意的,應該就是速度飛快的海蟑螂和手腳修長的方蟹了。他們是最適應潮上帶環境的生物,不但善用岩壁之間的細縫躲藏,這些甲殼類還具有較好的視覺和觸覺,能夠敏銳感知周遭動靜。若感覺有危險,如鳥類或人類接近時,他們能迅速地移動並逃入岩石之間的隙縫中躲起。如果情況危急,他們還會直接跳入海中並划水逃生。由於潮上帶食物來源較少,他們通常以潮水送來的藻類碎屑為主食。但若有較大的動物屍體,如擱淺的魚蝦飄來,也會成為他們的豪華大餐。這種投機的特性,讓他們成為潮間帶重要的清道夫。

潮間帶中低潮帶
一沙一世界,一池一天地

中低潮帶的位置比潮上帶更接近海面,因此長期受到大浪與海風的侵蝕,塑造出許多崎嶇不平的地形。有些區域形成平坦寬大的海蝕平台,有些則被侵蝕成凹凸不平的奇岩怪石。走入退潮後的中低潮帶,可見許多低窪區還殘留海水,形成大大小小的水窟,而這些就是所謂的「潮池(Tidal pool)」。

潮池是潮間帶中很重要的棲地,與外部洶湧的大海隔絕,潮池中較安穩的環境吸引許多生物在此安身立命。特別是許多魚蝦的幼生,能讓他們在此躲避大型掠食者,安穩成長。跳入潮池中,您可以見到各種五顏六色的藻類、優游自在的魚兒,幸運的話還能找到許多美麗的海蛞蝓。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觀察,看這自然塑造的水族館中,有什麼生物吧!

打開你的心眼:潮池中的微觀世界

潮間帶地形多變,潮池中的岩石常受海浪與生物的侵蝕,而產生許多坑洞或隙縫。潮池裡頭除了顯眼可見、會動的魚類和蝦蟹外,其實那些不起眼的隙縫間,也是一個精彩無比的微觀世界。

靜下心來,仔細觀察潮池中的各種坑洞、石礫、隙縫、藻叢,就會發現許多不為人知的小動物:美麗精緻的海蛞蝓、藏在狹縫中的瓷蟹和鴨嘴螺、如花朵般綻放的海葵或盤管蟲,還有許多躲在洞中的虎魚或魚,正等待大家來好好認識他們。

隨季節變化的藻類森林

北部海域長年受到中國沿岸流的影響,加上冬季東北季風的吹拂,使得水溫較低,正好成為各種藻類繁盛生長的環境。每年冬末春初時,在潮間帶可見各種藻類茂盛地生長,尤其是翠綠的石蓴,常常鋪滿整個海蝕平台,綿延成一片綠色的地毯。而在潮池之中,各種顏色與造型的藻類也常將潮池點綴得花團錦簇。

這些豐盛藻類為許多海洋生物帶來「季節限定」的盛宴,像是可愛的海兔常隨著藻類繁盛而在潮間帶上大啖藻類。茂盛的藻類也成為許多動物賴以維生的庇護所。在潮池中能看見各種小魚穿梭藻叢,也可以見到蝦蟹或貝類躲藏在藻類上,甚至還能發現許多利用藻類躲藏或偽裝成藻類的奇特動物。北部潮間帶的藻類常隨著春季的結束與夏季的到來而有變化。許多喜好冷水環境的藻類逐漸死亡,由較喜好高溫的藻類所取代。也因如此,不同季節來到潮間帶都有不同的藻類組成與不同的生物棲息在藻類上。

表裡日夜大不同:夜間的海岸派對

潮間帶的陽光為潮間帶帶來光、熱、還有大量的紫外線。對於許多生物而言是非常大的刺激,也讓他們容易暴露於顯眼的位置。因此在日間許多潮間帶動物常躲藏在陰涼的岩礁陰涼處,或者是乾脆直接藏在岩石底下。有時我們翻開潮池中的石頭,就可以發現正在休息的蝦蟹、螺、陽隧足。而當您翻動石頭進行觀察之後,請記得一定要把石頭回復成原來的狀態,盡量把人為的干擾降到最低。

由於畏光的特性,許多潮間帶生物都是夜行性。在日落後,白天活躍的魚類開始躲入隱蔽處睡眠,而那些白天躲藏的動物反而紛紛出來活動。而有些害羞的生物們,也只有在夜間才較容易發現,比如紐蟲、活額蝦,還有大名鼎鼎的藍紋章魚。各位請仔細看看,在入夜之後,剛剛的潮池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又有那些生物跑出來了呢?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本文出自

海洋觀察

【本期封面】攝影/蘇淮
二〇二〇年八月,小琉球西北側海域水下約十米處,原本呈橘黃色或黃綠色的一株海葵,也耐不過這一波高溫而白化;居住在海葵中的小丑魚仍不離不棄死守家園,當攝影靠近時,體型較大的小丑魚便加速游過來,彷彿在示警。如同珊瑚,海葵身上也有共生藻,會因為環境不適合生存而離開海葵,最後導致白化、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