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清靜安寧叫沉澱

水的清澈,並非因為它不含雜質,而是在於懂得沉澱;心的通透,不是因為沒有雜念,而是在於明白取捨。

看見繁星皓月的美麗

看見泰北偏鄉弱勢孩子,因受到良好教育得以翻轉人生,是人生一大樂事,只要這項造血的希望工程能夠得到各界的支持,永續發展下去,一切辦學過程的辛酸苦辣都值得。

與熱「腸」古「道」同行

決定地球永續與人類未來命運的關鍵,掌握在人類的一念之間。改變飲食習慣,推動蔬食,減少肉類攝取,重視生態,恢復雨林,回歸簡樸生活,減少資源浪費,讓已經生病的地球有充分的時間修養生息,才是正本清源之策,這也正是考驗著人類智慧。

心懸千萬里,天地有餘韻

在閱讀不斷被邊緣化,文化不斷被沙漠化的社會裡,我們不信紙媒的綠洲喚不回。我們不忘初心,堅持理念,才有這本支撐了四分之一世紀,仍然健在的雜誌,它的名字叫《經典》。

境界,是詩的靈魂

詩,不論是古詩或現代詩,都必須講究「意境」與「音律」。儒家推崇《詩經》的風雅頌與賦比興,司空圖較近道家色彩的《二十四詩品》,都脫離不了「意境」。有了意境,讓人有了想像的空間;有了音律,讓詩更具韻味,更有可歌、可詠、可誦的動感與節奏。

尊重,讓世界更美麗

感恩環保志工細膩的回收,讓資源能再循環利用,減輕大地的負擔。希望人人清淨在源頭,能將常識轉為智慧,與天地萬物共生息。若能如此,相信這個世間就是最平安和樂的菩薩清淨國土。

天增歲月,再訪昌龍

「慈濟泰北三年扶困計畫」出爐了,昌龍和慈濟結上情緣。也就是這一次的情緣,昌龍浴火重生了,從草屋到瓦房,從荒山到果園,從絕望到希望,現在的昌龍村已今非昔比,不僅活出了自信,也活出了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