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不信疫後春天喚不回

在病毒面前,人類最好的抗疫態度,是戒慎戒殺,是自愛愛人,是以靜制變,是善待自然,是養成淨潔的良好生活習慣,是管好「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貪欲與縱情。總之,防疫的良方妙藥就是簡樸生活,尊重生命,節制口慾,與病毒和解,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編者的話

許多蔬菜的種植由於過於單一化,一旦受極端氣候影響,總是容易釀成龐大災損;加上社會上對於健康的追求,近十多年來,生命力極強,輕易便能春風吹又生的野菜,於是應時而起,形成餐桌上的一股新勢力。

不要為過去的憾事哭泣

人生有得必有失,得失相抵,又回歸到零。不如意的事忘掉它,做錯的事改正它,痛苦的事放下它,煩惱的事丟掉它,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會回歸到零,一切最後都是空,認識一切事物的究竟實相,認識自己的真如本性,放下不能挽回的過去,把握可以妙用的現在,人生有起有落,不要為過去的憾事哭泣,放手過去,把握現在,人生可以活得更精采、更自在。

捕獲野生

能有機會站上人煙罕至的高原,本就是一種福分;如果能再觀察另些物種的種種,除了自身療癒外,更能體會出大自然的神奇。

盤點生命價值,活出人生意義

人生短暫,分秒正在老去。人生難得今已得,即使生命只在剎那互換間,也應活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世界珍稀古地圖中的臺灣 從古羅馬到日本帝國,跨越2000年,從83幅精緻稀有古地圖發現臺灣

臺灣在哪裡?這簡單問題的背後卻隱藏著複雜難解的恩怨情仇。作者耗費十年,從近千幅古地圖中尋找臺灣,多面向探討世界眼中的臺灣樣貌。

編者的話

本期的封面是三隻可愛的草鴞幼雛(七週齡),草鴞是台灣特有亞種,屬於夜行性、隱居白茅草原,二○○八年被列為瀕臨絕種的第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

決勝最後毫秒的傳奇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永不放棄,不計輸贏,堅持拚博到底的精神,掌聲響起時,弱者頓成了強者,落後變成了榮譽。

充滿感恩的回顧

活得老又要活得好,一定要能控制自己的心情。如果我們無法做好「気分転換」,隨時都有可能因為不可預知的刺激,而將本來祥和快樂的心情,瞬間化為烏有。

歷史果真是不斷輪迴循環嗎?

仿冒剽竊,盜取強國的品牌、技術,幾乎是弱國圖強不可避免的途徑,過去如此,現在仍然如此,但這不是自立圖強的途徑,培育人才,投下研發資金,建立研究團隊,老老實實走創新研發道路,才是富民強國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