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正

《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淡江大學畢,雪城大學藝術攝影創作碩士,曾任中國時報攝影記者,為2010年吳舜文新聞獎,2014卓越新聞獎,2016年金鼎獎,以及2010年2016年中國廈門台海新聞獎年度攝影得獎者。

劉子正 相關的文章

打開公共空間 改變你我生活樣貌

過去封閉制式的公共建築正逐漸打開大門、面向民眾,讓公共回歸「大家」,而非「公家」。

建竹未來 愈消費,愈環保

全球溫度處於正負二度C的危急存亡之際,民眾在消費習慣上趨於謹慎,且更具環保意識,竹子在生長速度、減碳效率,比木材有更出人意外的表現,多多利用竹子,可以取代木材、鋼筋用量,亦可達到減塑目的;地球未來的命運,端視我們如何將有限資源,智慧運用。

人人住得起的未來 台灣社會住宅下一步

八年二十萬戶社宅正如火如荼地興建或開闢房源,社宅讓抽中者安居,但龐大的居住問題仍須被重視。

無遠弗屆 疫情催化的零接觸生活

在新冠肺炎衝擊下,人們各式實體社交活動受到限制,但也因此促發了醫療、教育、工作、娛樂各方面的遠距與數位應用。

源明枝綠 在人間修行的建築師

早期建築普遍使用木材構築,今日則因大量使用混凝土造成環境負荷。甘銘源與李綠枝為減少地球CO2排放量,致力以專業守護。這一對建築界的神鵰俠侶,以一顆清淨的心,為人間築美善。

動如風 運動文化扎根

儘管運動風氣漸盛,規律運動者仍大幅不足。台灣五年後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長照資源備受討論,然而根本之道是提升國民健康,其中關鍵就是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