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再生學院 農地上的教室

西班牙東南部一座百年農場,因緊鄰地中海、氣候乾燥,如何兼顧當地生態與經濟成為挑戰。新一代農場主人力圖轉型,以農場作為再生學院基地,招攬各方有志者來此打造新型態有機生活

西班牙東南部一座百年農場,農場主人改造為再生學院基地,招攬有志之士來此打造新型態有機生活。(攝影/Ana Palacios)
西班牙東南部一座百年農場,農場主人改造為再生學院基地,招攬有志之士來此打造新型態有機生活。(攝影/Ana Palacios)

前的氣候危機需要人們即刻展開因應行動,而再生農業(regenerative agriculture)經證實為一有效減緩氣候變遷的良方。

在西班牙東南部,一群受過環境科學及經營管理學術訓練的年輕人,起而對抗氣候變遷帶來的破壞性效應。這項深具野心的計畫致力於以細緻的尊敬與關愛方式對待自然,同時也看重經濟上的獲利,以達到永續發展目標,並希望將其發展模式複製到世界上其他有著類似環境條件的地方。

丹尼是拉洪克拉農場的農夫,他正在採收一些蔬果以供自用或販賣。

這項再生計畫運作的所在地,是一座面積約一千一百公頃大、名為拉洪克拉(La Junquera)的農場,該地位於莫夕亞省(Murcia),鄰近地中海,是歐洲最乾燥的地區之一。拉洪克拉農場有著兩百年的歷史,最初主要種植麻類及西班牙草(esparto grass)等纖維作物,如今則轉型成一座有機農場。三十歲出頭的新一代農場主人阿方索.奇科.德古茲曼(Alfonso Chico de Guzmán)和妻子雅尼克.舍恩霍芬(Yannieck Schoonhoven)決定將農場作為再生農法教育計畫的基地,並在其中經營一些小型企業。他們在農場工作、生活,在這裡所有人的共同目標便是促進當地生態系的再生。

關鍵線栽植法能有效利用當地水資源,促進水的滲透並減少土壤流失。

農場化身學術殿堂

自二○一五年起,拉洪克拉農場儼然成為一腹地廣大的科學教室,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業家和學生紛紛來到此地進行研究或實驗,試圖運用再生農法的實務經驗,重建當地衰退的生態系,同時確保得到足以為繼的持續收益。所有操作程序都經仔細研究分析並整理成章程,目的是供地球上任何一個具有相似土壤型態、氣候、海拔等環境條件的地方加以複製運用。

來自荷蘭的雅尼克和薩內.克魯伊特(Sanne Cruijt)抱持如此理念,創立了「再生學院」(Regeneration Academy)。雅尼克擁有環境科學碩士學位,她負責聯繫西班牙的大學和企業,也是再生學院的訓練講師之一。她的碩士論文研究主題是西班牙南部的農業生態學,二○一六年來到拉洪克拉農場進行為期數週的實習,實習結束後她又重返農場工作了一年,然後便決定留下來、定居在這裡。另一名共同創辦人薩內則是跨國工作,在荷蘭和西班牙兩地跑,她的專業背景橫跨環境科學、生態學及永續企業多重領域,負責規畫在地和國際課程。

再生學院規畫了各式短期課程,吸引世界各地的年輕人來此學習,例如,法國的魯安來此學習研究碳吸存程度的影響。

再生學院的院長由三十二歲的雅卡伯.莫內雷奧(Jacobo Monereo)擔任,雅卡伯是農業企業的工商管理碩士,有超過七年的企業發展工作經歷,為不同公司提供諮詢服務,拓展其全球性和跨領域視野。基於對再生計畫理念的認可,雅卡伯決定搬離大城市,遠離壓力繁重的工作,來到這個僻靜的農村。他開設「農村創業課程」,希望協助那些有志在鄉村地區經營永續企業的年輕人。

他們三人盡其所能打造出一套最豐富、完整的課程,以符合不同年齡層或背景學員的需求。薩內指出:「再生學院可說是這類型組織的全球領頭羊,我們還沒聽說哪個地方也有人在做著同樣的事。」

來自德國的雅各布是「高原營計畫」的志工。

再生農法從傳統的有機農法改造而來,這項技術改善了土壤條件,使土壤變得更健康且富有生產力,對於乾旱或害蟲有更好的抵禦力,也保護了原生植物,維繫生態系的平衡,因而從中創造經濟收益,讓再生農法得以在當地持續施行。

造成生態系失去功能有幾個主要原因,包括土壤流失、雨水滲透不足,以及土壤缺乏有機質和肥力。因此,再生農法的首要目標便是把水資源利用效率最佳化,藉由規畫適合當地生態系的作物栽植和灌溉策略,例如截沙裝置(silt trap)、人工沼澤或池塘、關鍵線(keyline)栽植、限制耕作,以利收集並妥善分配水資源,進而改善土壤的各種問題,並快速提升當地的生物多樣性。

在這裡,所有人研究、分析各種可能技術,也進行室內實驗,成為一種沉浸式教學體驗。

來自法國的克洛伊研究有機農法對農地昆蟲多樣性。

與自然共生,永續經營

再生農場栽種的蔬果作物多半選用在地品種或非商業品種,一部分供自己食用,一部分則販售給當地其他居民。

土地生產力以及最重要地,出產的作物品質,復興了拉洪克拉農場及鄰近區域的經濟,促成永續發展的可能。這項成果對於那些採行再生農法的家庭而言,是莫大的鼓舞。曾經從鄉村遷移至都市地區的舊居民正逐漸回流,在此趨勢下,農民也開起自己的小店鋪,以利將農場收獲的作物和加工食品賣給鄰居或是來到農場的學生或訪客,營利之餘,也交流經驗。

這些小店目前都還在測試階段,規模較小。農場夥伴盼望日後它們能成長為大型商店,販售果醬、醃漬品、葡萄酒、蘋果酒等加工食物,以及當季的新鮮蔬果。

「零廢棄」政策也是拉洪克拉農場的目標之一,在這裡,人們試著讓經濟及各種活動都達到循環,使每件物品最終都能用於下一次的生產過程。本著這個理念,釀製自然紅酒過程剩下的葡萄殘渣會由農場工人和志工收集起來,餵食農場的二十二頭穆爾恰諾–萊萬蒂娜(Murciano-Levantina)牛,全世界目前總共只有三十頭這種牛。

幾名學生和志工在距離拉洪克拉農場一百二十公里遠的聖胡安(San Juan)農地採收慕維得爾(Monastrell)品種葡萄,準備拿來釀製自然酒。

二○二○年九月開始在拉洪克拉農場務農的丹尼.塞古拉(Dani Segura),主要種植的作物是葡萄,他對再生學院的活動課程有著濃烈興趣,目前也是再生學院的合作夥伴。

他說:「這裡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在年復一年不間斷照顧著那些餵養自己的作物的同時,建立人與植物、與田地的關係。植物與環境之間、人類與萬物之間,形成互相關照的循環。」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本文出自

一場歐洲悲劇

【本期封面】攝影/安培淂
烏克蘭首都基輔市的塗鴉牆上,以照片及標語彩繪,呼籲終止戰火,讓軍人們能夠活著回家。四個多月的烏俄戰爭仍未停歇,拉扯之間亦無勝負,只有死傷相枕。但願戰亂重壓而僥倖存活的下一代,能自由上學與成長,遠離防空洞與一生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