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獵人 恐龍考古大發現

古生物學家加布里埃爾正在進行甲龍標本的底座焊接,以加拿大木乃伊標本和羅馬尼亞發現的甲龍科學為基礎,將化石獵人呂克發現的甲龍骸骨,以極致工法栩栩如生呈現,重啟這隻遠古生物另一段新的生命旅程。

古生物學家加布里埃爾正進行甲龍標本的底座焊接,將化石獵人呂克發現的甲龍骸骨栩栩如生呈現。(攝影/鄭映航)
古生物學家加布里埃爾正進行甲龍標本的底座焊接,將化石獵人呂克發現的甲龍骸骨栩栩如生呈現。(攝影/鄭映航)

○二四年六月,法國古生物學家呂克.埃博(Luc Ebbo)向世人展示了一具年輕的獸腳類恐龍化石。這隻身長一百六十公分,身高一百公分的巨型肉食性「鳥獸」,與美國暴龍有著姻親關係,生活於史前時代古地中海的特提斯洋(Tethys Ocean)淹蓋的眾多島嶼之一(特提斯洋位於現今歐亞大陸與非洲大陸之間)。在後製這具龐然大物的工法上,除了應用傳統精度雕塑與黏合工藝外,更加上現代3D列印的手法,呈現出立體仿生的樣貌,對科學研究與一般人的認知觀賞,提供了相當大的助益。

五歲開始就與祖父歐內斯特一起挖掘化石的呂克,特將此次重大發現的恐龍取名為「歐內斯特」,以紀念與感謝祖父對他在考古研究上的啟蒙之恩。

西斯特隆位於法國東南部,當地的藍色泥灰岩富含碳酸鈣,在這一大片沉積礦床裡埋有白堊紀阿爾比安期的化石。

人類對恐龍的遐想與著迷

人類對恐龍的世界總有一股莫名的特殊情懷,全球各大博物館舉辦的恐龍展,總能吸引大批恐龍迷前往參觀,而展出內容主要由全球考古學專家基於對古生物強烈好奇心、鍥而不舍的熱情挖掘,以及焚膏繼晷的後製處理而成。他們挖掘與整理的,不僅是一塊塊古生物殘骸,更是一則則曾經發生在地球上的故事。

世人對恐龍的著迷,並非始於史蒂芬史匹柏的電影《侏儸紀公園》。這部根據麥克.克萊頓(John Michael Crichton)的小說所開拍的恐龍系列電影,上映時獲得百億票房,不僅改寫了當年影史賣座紀錄,贏得多項奧斯卡獎項,更在一九九○年代掀起了恐龍熱潮。

事實上早在一八一一年,英國十二歲少女瑪麗安(Mary Anning)首度挖掘出來的魚龍化石,就已在十九世紀掀起一股對史前時代的幻想熱潮。時至今日,法國考古學家呂克,憑藉著好奇與熱情,四十多年來在研究生命過往痕跡的考古世界裡,挖掘出沉睡了數百萬年的古生物,也挖掘出長久以來,存在人類心中對恐龍世界的各種想像。

椎骨化石碎片透出纖維質地特徵,所有被挖掘出來的遠古珍寶皆被小心翼翼地對待著。

二○一九年八月,呂克在南法普羅旺斯發現了三塊各約兩公分長的小型椎骨化石,這些化石混雜在同色系的泥灰岩堆,憑一般人的肉眼其實很難察覺。這位現年四十八歲,靠著自學取得地質學碩士學位的古生物學家,以他豐富的經驗,一眼就發現了這些埋藏在沉積層內的稀世珍寶。數百萬年前埋在地底的古生物殘骸,在地球的風化與侵蝕作用下,多數早已灰飛煙滅或遭受破壞;挖掘到這些椎骨化石,讓出生於南法、潛心研究下白堊統(the Lower Cretaceous)化石的呂克感到相當驚喜。

酷熱的天氣下,行囊裡裝滿挖掘必備與安全防護的工具,呂克重返三天前發現化石的地點。他小心翼翼地以軟毛筆將覆蓋在化石上面的塵土撥開,脊椎與完整的肋骨映入眼前,接著在距離化石四周約五十公分的地面上,呂克標示出範圍,在上面倒入浸潤膠防止殘骸破裂後,取出背包內的刀具循著標示範圍,將包覆著化石的沉積岩戰戰兢兢地切割開來,然後在表層覆蓋石膏形成護體,攝氏三十度的氣溫,石膏護體很快便乾燥了。整個過程稱為護套,主要是為了確保化石在運輸過程中,不致碰撞損毀而破壞其完整性。呂克將這個重達四十公斤的化石組揹在身後,小心翼翼地朝著停車的方向走去。這時的呂克還沒意識到,這次的挖掘是他這一生中最重大的發現。

在發現化石四周的岩層上,呂克標示出範圍,再以刀具將包覆著化石的沉積岩切割開來。
切割後,在表層覆蓋石膏以形成護體,這道手續主要是為了確保化石在搬運過程中,不致碰撞損毀而破壞其完整性(左圖)。處理被岩層包裹的化石,是呂克的專長(右圖)。

普羅旺斯——古生物群聚所

普羅旺斯是世界上古生物探勘的熱門景點。十九世紀,法國馬賽的菲力浦.馬瑟隆(Philippe Matheron)是第一位奠定該區地質學專業研究基礎的學者。在他之前,採檢化石的活動雖已相當盛行,但多屬業餘性質。而採集的種類中,最特別的是一種表殼形狀呈捲曲盤狀,稱之為「菊石」(ammonites)的頭足綱軟體動物;而無論大小,這些大自然的珍貴寶藏總讓有幸拾獲者雀躍不已。

根據地質學家的研究顯示,普羅旺斯之所以埋藏如此多的生物化石,主要因為三億年前這裡被特提斯海洋所淹覆。而特提斯海洋又是海洋動物區系(marine fauna)廣泛群聚與繁衍的所在,直至西元前二億五千二百萬年,古生代二疊紀與中生代三疊紀之間發生了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為止,而原本島嶼上居住的古代動物群,例如恐龍等,也因為不明原因在六千六百萬年前消失於地球上。

億萬年間,地球面貌千變萬化。非洲和歐洲的板塊移動引起地殼變動,阿爾卑斯山隆起,海床升高數百公尺,導致海底泥沙等沉積物浮出水面,散落在山頂與山坡間。

普羅旺斯的地面景觀,就像是一部巨型的露天地質教科書,地質學家根據不同年代,為地質層命名,呂克挖掘出的古殘骸,就是屬於西元前一億兩千萬年前白堊紀第二個時期的凡藍今期(Valanginian)。

化石獵人呂克

回到位於薩利尼亞克的工作室,呂克將帶回來的化石護套放在櫃架上,處理被岩層包裹的化石是他的專長。自學有成的呂克,在地質學界被公認為是最具天分的專家之一,他多年來在博物館埋頭鑽研,特別是位於德國的斯圖加特國立自然博物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作室裡齊全的設備與工具,讓他在化石後製的精細工藝上,有如庖丁解牛般地輕而易舉。從帶回的石塊上取出上面的化石骨骸,通常會需要花上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過程中,呂克總是如履薄冰謹慎地取得乾淨、完整的標本,以利科學家進行相關研究。

就像組合一幅大型拼圖,呂克將挖掘的這組獸腳類恐龍化石塊,放在各自相對應的位置。

呂克的工作室就像一只化石的諾亞方舟。獨特的作品被他納入私人收藏,其餘的就販售給有興趣的買家。「我販售的都是還能再次找到的化石。」呂克說。從二○○七年開始,呂克就靠著展售挖掘出來的菊石、海龜、海膽等化石維生,這項興趣也支撐著他的事業,讓他得以持續不斷地尋找與展示來自普羅旺斯及其他地區的化石。他也經常受邀前往美國、澳洲甚至挪威的斯瓦爾巴德進行古生物的探勘挖掘。

二○一○年十月,呂克在離家五百公尺的地方發現並挖掘出甲龍(ankylosaur)的骨架化石。「我使用了虛擬地球儀軟體Google-Earth進行目標定位,在法國東南方的沃康蒂安盆地,以五十公分的間距進行『之』字形的移動搜尋。我期待在這個由馬賽延伸到格勒諾布爾的海洋沉積物區裡,能有機會遇見恐龍化石。事實證明,我的直覺是正確的,一棵長在岩石上的松樹,盤根錯節中露出了呈現粉碎狀的骨骸化石。花了三天的時間,好不容易穩固了裂縫,並從中挖掘出了六十片化石碎片的岩塊,一一註記編號後,我將它們帶回我的工作室。」呂克回憶道。

呂克與來自匈牙利的甲龍古生物學家阿提拉.奧西將發現到的甲龍化石進行特徵比對。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本文出自

五色鳥

【本期封面】攝影/吳志典
這是南投某餐廳停車場內的一棵五色鳥巢樹,五色鳥曾利用此處的枯幹枯枝築巢至少兩年。微傾的樹幹可見親鳥做巢的用心良苦,在多雨的台灣,雨水不致於打進樹洞,家裡不淹水,雛鳥更為安居。不過,最後餐廳主人仍以安全與美觀為由選擇剷除,改種山櫻花;不怕人聲的五色鳥失去可以打洞的樹,再也沒有飛來歌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