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本期《經典》雜誌邀請讀者與我們一起在不同維度的故事間切換視角,體會這片土地的美好。

編者的話

分流上班、在家上學,在度過最初的慌亂後,第三級疫情警戒下的台灣,有些找到新秩序,有些默默重新洗牌中,有些則張皇未定、苦撐待變……。

編者的話

台灣在二○二六年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有極大的可能你會出現在獨老的行列裡。「獨居未必悲苦,關鍵要有社會連結」,而這個連結除了朋友,更大的可能是社區建構出的友善網絡。

編者的話

疫苗的研發,是人類傲人的成就。只是這條路,既漫長又艱辛。一如劉校長所言,疫苗的開發,慢不得,但也急不來,在此之前,做好個人防疫工作,戴口罩、勤洗手、非必要不出國外,談心理的安頓固然空泛,卻也是我們少數能掌握的事情。

編者的話

基隆曾是一個被冷落的海港城市,在重視文史保存的政府與民間人士的努力下,變得不一樣了,曾經避開快速的開發腳步,反而得以捕捉這個「台灣頭」的許多老時光。

編者的話

相較於幾個月前的疫苗荒,來自友邦捐贈、政府自購、民間協力採買的疫苗逐一到位,接下來,是大家踴躍接種,才好盡快達成集體免疫的目標。

編者的話

編輯這期封面故事《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時,辦公室的同仁紛紛討論起自己對台灣河川的採訪回憶。《經典》多年堅持呈現台灣人文地理,當看到「二○二二年MATTAUW大地藝術季.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潛行攝影計畫,除了喚起回憶,更希望能透過雜誌載體向讀者傳遞這份感動。

編者的話

擁有豐富祭典的台灣,近年雖意識到民俗保存的重要性,但如何讓活水延續,孕育傳統的「土壤」富含養分,長得出綠葉新枝,仍有待大家一起努力。

編者的話

鳳頭蒼鷹是台灣特有亞種,珍貴稀有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屬於食物鏈中的高階掠食者,都市環境只要有牠出現,就表示這個生態鏈是健康的。因為生態保育觀念的進步、都市綠化的成果,城市人迎來了近距離欣賞猛禽的機會。

編者的話

海洋對台灣而言,何嘗不是陸地的延伸,是一條條湧動的道路。台灣以海洋國家自居,不該自絕於海,而需開放水域,喚醒國人沉睡的海洋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