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毋意

《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胡毋意 相關的文章

蝴蝶 南島黃裳歸鄉路

黃裳鳳蝶是台灣特有亞種,本島最大型蝴蝶,展翅可達十五公分,最愛訪顏色豔麗的火筒樹、龍船花、馬纓丹等,恆春港口溪以南是重要棲地,因開路除草加上商業採集,一九七○年代族群大減,被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

卑南聚落 一個五千年前的繁盛時代

五千年前的卑南遺址是迄今台灣發掘最大規模的史前聚落,他們就地取材,愛用石器、善於雕刻玉飾,數十人將一個個巨石鑽洞綁繩,下方滾木頭,沿河床拉到平地,他們種植栽培稻、僅拿魚當配菜,住家工整,戶戶相連。

蝙蝠 看守黑夜的精靈們

蝙蝠是最小型、唯一會飛的哺乳類,在暗夜中展翼飛行的是台灣特有亞種葉鼻蝠,看清楚了嗎,牠緊抱著五六月出生、哺乳中的幼蝠,母蝠一年一胎,秋天受孕隔年生育,九月份幼蝠才學單飛。

南科考古進行式 從海洋走向山林

超過十五年,台灣西部最大規模的南科考古發掘還在進行中。三寶埤最新出土生態遺留,獸骨中鹿骸占77%,來自遠古,台灣梅花鹿(特有亞種)與人類共生於山丘平原間,被食肉被謀皮(荷屬時代一年十五萬張),一九六九年曾絕跡……

鴛鴦 台灣山林裡的美麗傳說

鴛鴦是候鳥是留鳥?又棲身何處?經過長期追蹤觀察,原來牠們早就土生土長。懂得鴛鴦習性,你才知道何時何地能與牠們喜相逢

黃藤 跨越時空生命之橋

靠山吃山,活躍山林的泰雅族人從小被教育要會編藤,野生黃藤取之不盡,九十五歲老頭目堅持編藤八十年,在他口傳下百年未遇藤橋再現。

重新定義鵝鑾鼻 南岬探源四千年

鵝鑾鼻的砂島到龍坑,十五公里珊瑚礁林海岸線,四千多年前一群人在南岬定居,海洋與礁林孕育多樣生態,他們地盡其利物盡其用,懂得住辦分離,有穩定的儀式習俗及嫻熟的貝器加工技術。

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 二○二二年MATTAUW 大地藝術季.潛行攝影計畫

從山上到大海,曾文溪與其支流就像綿密的樹根,滋養台南這塊沃土。帶上相機,我將自身潛入曾文溪流域的水文環境中,一路從上游逐流而下,感受溪水的律動,以水中視角,記錄曾文溪與其周遭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