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與續 台灣竹藝復興 破繭而出

竹子脫離常民想像,來到一個奇妙的魔幻時刻,美感是什麼?最無用,也最實用的人生依託,從後繼無力的傳產困境,來到創意無限的新世代,台灣竹,迎接的會是什麼樣的未來?

交大校園裡一只仿生造型的竹繭,一秒將你帶進宮崎駿動畫裡。(攝影/劉子正)
交大校園裡一只仿生造型的竹繭,一秒將你帶進宮崎駿動畫裡。(攝影/劉子正)

隻掛在橋上的虫繭,與竹何干?

落羽松湖畔的祕境小橋,四月份突然「附生」出一只巨形虫繭,走近細瞧,方才發現是一件精采的竹構作品〈橋繭〉。仿生造型展現天馬行空的創意之外,更挑戰著傳統竹材極限,在跨距、弧度、結構有所突破,也走回傳統,找到昔日竹漿製紙的技術,增加了防水與韌性效果後,變身為竹構皮層,緊實地包覆住這只靈動的竹製虫繭。

拾級而下鑽入竹繭裡,感受詩意滿滿,夜間走進燈火闌珊的橋繭,充滿戲劇感的空間,更令人屏息讚歎!

對應減塑、減少碳排的國際趨勢,重新用回這個生生不息、地球上最環保的建材。(攝影/劉子正)

竹承載的文化基因

如果你對竹子的認知還停留在土俗廉價的生活製品,走訪一回新竹陽明交大校園、雲林斗六糖廠竹創基地,第三屆「島嶼構竹」的七件作品將以優雅的曲線、細緻的竹構紋理、過目難忘的美感,徹底翻轉你對竹的刻板印象。

負責籌畫的台灣竹會理事長許倍銜表示,藉策展選拔培育新世代竹構人才,很需要時間,但這事也急不得,未來計畫能將累積的教材帶入技職學校系統。這些竹構概念嘗試以新的建築語彙與大眾溝通,在獲得喜愛與認同後或可養成新的市場。「但竹子永遠不會是主流, 永遠都只屬於小眾。」許倍銜語帶保留地說道。

〈蜷蜷亭〉將數位技術融入傳統竹構設計,使用透明的農膜與手工細竹結合,打造出半室內的竹亭,展現竹子的韌性優雅。(攝影/劉子正)

竹子,從昔日隨手可得的生活器具,變身為視覺心靈饗宴的藝術品。這個自然素材歷經一段劇烈的時代變局,竹子是竹子,竹子也不再是竹子了。

這天來到台中和平區達觀部落的博屋瑪國民小學,「博屋瑪」(Púma)泰雅語指的是「有生火的地方」。春未至,冬季尾端迎來一波寒流,進入正在烤火的竹屋裡觀察民族實驗教育課程,泰雅族學童嘹亮的歌聲笑語繞著竹屋木梁不絕於耳,其中伴奏的口簧琴聲特別搶戲。

楊振昇在八年前回到家鄉博屋瑪國小任教,第六年擔任文化指導員,他口中所吹奏的竹簧琴是由自己親手製作,三十四歲的他,七年前開始學做口簧琴,短短的時間內,就在製作與吹奏這兩個專業領域得到極佳評價與肯定,而他也是當今台灣少數能夠復刻各族口簧琴的年輕匠師。

楊振昇在傳統竹屋裡向部落學童演示口簧琴。(攝影/鄭勝奕)

能有這樣的本事除了靠自學、地方採擷、向家鄉耆老請益之外,或許更歸功於從小跟在祖父身邊打轉的耳濡目染。他向我們介紹二○一四年通過的實驗教育三法中被列入文化課綱的各種竹課程,也帶著我們繞了一下山中日常採竹的坡地,披露口簧琴取材的心得,「我多會採擷三、四年生的竹子,單簧、多簧或雙簧琴的竹材取用部位,則各有不同的講究。」「口簧琴任誰都做得出來,但卻不一定每一支都能吹出優美的音色。」融入生活的竹教育才有可能成就無可取代的文化底蘊。

台灣早期閩南、客家、原民的生存記憶裡多圍繞著竹子,在被塑膠打敗之前,竹器具是家家戶戶必備的民生必需品,輕巧、製作快速,而在與自然材料漸行漸遠的時代變動中,唯有原住民族仍緊抓一條危脆的傳承絲線。

口簧琴是泰雅族最重要的文化資產之一,從簧舌的數量可以分辨出單簧或多簧琴。(攝影/鄭勝奕)

充滿族人智慧的竹房子

「斯馬吧浪!」(卑南語早安)

晴朗天空下,在台東卑南遺址公園的大草原上,鄭浩祥老師如約而至親切地與我們打招呼,他身後的少年會所「達古範」(ttakuban),乍看之下還以為是某個東南亞國家的渡假高腳屋。

「竹結構不只是造型,更是一種有靈魂的建築物。」七十多歲的國寶級卑南竹籐專家回憶起十四年前親手起建這座少年會所的往事,最初以孟宗竹、桂竹做為梁柱、斜撐、樓板的主要建材,之後三次大修整中也陸續加入刺竹。在台灣百多種的竹類中,叢生的刺竹相對並不直挺,但也就是這種比較「不聽話」的特性,在有強風的環境下,自然的曲度反而能調整比重穩固結構。眼前的達古範在歷經多次強颱考驗仍屹立於此,讓他對於傳統結構更具信心,感性地說道,「竹構是會呼吸的房子,因為竹子本身就會呼吸!」

國寶級竹籐專家鄭浩祥與他親手起建的達古範(少年會所),坐在竹梯上,他向我們娓娓道來卑南猴祭與竹構築的故事。

二○二三年台灣竹會委託利仁教育基金會辦理竹構學苑傳習計畫,利用甘銘源建築師在雲林斗六糖廠經營的竹工坊做為基地,邀請鄭浩祥以及師承傳統竹挵仔茨的林雅茵建築師,帶領學員實作復刻普悠瑪少年會所,向外界傳習卑南族的自然竹構技藝、解說空間用途及背後的文化意義。「從外表看來無序的竹構中,卻可照見部落的倫理智慧,你看這少年會所的斜撐柱有八個點,每個點用兩枝刺竹綁紮頂立,從外面撐起到頂端中脊固定,這種結構也象徵著團結,在部落裡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靠一己之力,而是彼此支撐共同完成的。」

利嘉部落的耆老以一個簡單生動的形容向我介紹另一種傳統竹構──「巴拉冠」(balaguan)青年會所的功能,「你就想像這裡是卑南族的『中正預校』,所有部落青年滿十四歲時都要在青年會所學習山林生活技能、訓練膽識,學習絕對服從的階級倫理。」換言之,這棟看來並不起眼的木竹平房,是部落的核心,是學校也是軍事中心,鍛鍊族人的體能與倫理心智。

對原住民族而言,竹構建築不只是屋舍,更是文化,也是部落靈魂。

卡大地布部落巴拉冠(青年會所)在中心點設有火塘,長年不滅的火焰,更有凝聚部落的意義,周圍的竹床則是青年們的寢室。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由越南採訪現場因緣際會踏入茶報導,以茶為框,人文聚焦,框出一篇篇台灣茶的小世界、大宇宙。 作品曾獲金鼎獎、金輪獎與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兩度入圍卓越新聞、吳舜文新聞獎。著有《茶知錄》、《茶域經緯》、《台灣綠食堂》(合著)等書。
本名Alberto Buzzola,《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作品【海峽系列】獲2011年金鼎獎最佳攝影獎。〈難行仍行:邁向理想環境的交通規劃〉獲2012年吳舜文獎最佳專題攝影獎。
本文出自

聖火遞

【本期封面】圖片/Paris 2024/Samuel Jeglot/Poisson Lune Production
這是充滿詩意、力量和歷史性的時刻。六月十八日,三十九歲的自由潛水員莫多洛(Alice Modolo)於法國的濱海城市阿爾卑斯省的自由城港口下潛,完成火炬的地中海傳遞之旅,將已在法國海外屬地連續傳遞數日的聖火再次帶回法國本土。莫多洛是一位法國優秀的自由潛水員,她在二〇二一年創下首位配戴單蹼潛入百米深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