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利塔尼亞位於西撒哈拉沙漠綿延不絕的沙丘上,國土面積相當於法國和德國的總和,但人口卻只有四百萬。飽受貧窮問題、基礎建設匱乏以及旅客遭綁架的黑歷史所苦,茅利塔尼亞成為該地區最低度開發的國家之一。十九世紀末歐洲殖民時期,法國占領茅利塔尼亞,後將其併入法屬西非,成為法國海外屬地。茅國於一九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宣布獨立,成立茅利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然而,後殖民體制帶來了政局不穩、政變和族群緊張關係,茅國的政治社會發展受法國殖民主義遺留的影響,而持續面臨挑戰。
世界上最長的貨運列車
鐵礦石是茅利塔尼亞的主要出口外匯來源,約占出口總值一半。此外,漁產、黃金和銅礦也為茅國出口大宗。豐富的鐵礦石在該國經濟占有重要地位,採礦工作和出口業務以祖埃拉特礦區為中心。茅利塔尼亞鐵路沿著西撒哈拉邊境延伸,連接礦場與努瓦迪布港口,將鐵礦石出口至義大利、中國等國。這條鐵路基礎建設是茅國的經濟命脈,也是殖民歷史的遺跡。
長達七百公里的鐵路由法國於一九六○年代興建,一九七四年被SNIM(茅利塔尼亞鐵路公司)接管,堅持不懈地運作了半個世紀,每年運輸超過一千七百萬噸鐵礦石。祖埃拉特礦區與該國其他地區間缺乏公路連接,因此,鐵路成為這個幅員遼闊的沙漠國家居民的重要交通樞紐。茅利塔尼亞鐵礦石列車被譽為世界上最長的貨運列車之一,長度達二千五百公尺。
距離努瓦迪布十公里處矗立著一座古樸建築,正面標示法文「Gare des Voyageurs」,是努瓦迪布唯一的火車站。車站從中午開始車水馬龍,計程車紛紛抵達接送旅客,載滿貨物的廂型車絡繹不絕。車站周圍的陰涼處最搶手,可以暫時躲避攝氏35℃的酷熱。當我抵達車站時,立即被警察召喚到檢查站出示護照,護照的詳細資料被記錄在一本厚厚的筆記本上。一名車站的守衛士兵看到我拿出相機時,還警告我這裡不准拍照。
努瓦迪布和祖埃拉特之間有三列火車運行,其中包括許多專門用於運輸鐵礦石的漏斗車。只有一節車廂位於火車尾專門供乘客使用,其餘的二百二十節專門裝載鐵礦石,開往祖埃拉特時是空車廂,利於民眾攜帶貨物免費搭乘。
等待火車進站的旅客明顯分為兩組不同客群。老弱婦孺、家庭,能負擔五歐元車票的旅客聚集在車站大樓周圍,準備搭乘相較舒適的老式鐵路客車。同時間,另一組乘客多為販夫走卒,他們拎著米袋、椰棗、幾箱蔬果、氣球和木箱裝的汽水在前方數百公尺的鐵軌上排隊,準備在火車抵達時連同隨身貨物一起上車。
茫茫人海中,一群不到二十歲的茅利塔尼亞年輕人在一輛敞篷貨車旁等候,貨車上裝滿了箱子,堆疊至車頂。薩伊德就像好萊塢海報上的明星一樣,扮演著老闆的角色,邀請我加入他們,「搭我們的便車吧!」他用英語說。火車應該一個多小時前就到了,空氣中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