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火山群下 與危險岩漿共處的日常

義大利是羅馬文明起源,與人類文明並存的還有境內十四座火山,遠方的維蘇威火山下有龐貝文明,著名的Volcano Buono購物廣場也位於火山前,生活周邊的居民,早已將火山地景的壯麗融入生命熱情。

著名的Volcano Buono購物廣場位於火山前,生活周邊的居民,早已將火山地景的壯麗融入生命熱情。(攝影/Alessandro Gandolfi/Parallelozero)
著名的Volcano Buono購物廣場位於火山前,生活周邊的居民,早已將火山地景的壯麗融入生命熱情。(攝影/Alessandro Gandolfi/Parallelozero)

果你曾在二○二二年造訪米蘭的斯卡拉廣場畫廊(Gallerie d’Italia- Piazza Scala),你會欣賞到一幅由皮耶雅克.沃雷(Pierre-Jacques Volaire)於一七七四年繪製的大型畫作《月光下的維蘇威火山》(Eruzione del Vesuvius in the Moonlight),畫家捕捉了維蘇威火山在一七七○年至一七七六年間的某一次火山噴發。

《月光下的維蘇威火山》畫出了月光照射下的大海,火山後方的義大利群島比實際距離更近,右邊則是那不勒斯海灣。

當時的歐洲,正值「壯遊」(Grand Tour)風潮的鼎盛期,知識分子與藝術家蜂湧至義大利欣賞古蹟、描繪美景。在義大利的眾多活火山之中,最著名的當數西西里島的埃特納(Etna)火山,以及拿坡里灣畔的維蘇威火山。

埃特納的熔岩流,流速緩慢卻寸土不饒;維蘇威則具有即刻毀滅的爆炸力——光看龐貝城和赫庫蘭尼姆(Herculaneum)城的遺跡就知道了。然而,潛在的危險阻擋不了遊客的興致,每年約有七十萬人來此攀登「大錐」(Gran Cono)路線,欣賞火山口和拿坡里灣的壯麗美景。

當遊客興致高昂地踏上大錐炎熱的地面,他們可能還不知道,自己正站在一顆不定時炸彈上。維蘇威火山以西二十公里,還有一座坎皮佛萊格瑞(Campi Flegrei,希臘文「燃燒場」)火山群,兩者組成了一道致命連線。維蘇威火山的美麗中透著詭譎,逕自聳立在城市上空;而坎皮佛萊格瑞也不遑多讓:近期境內火山活動頻繁,已被宣告為黃色警戒區。從空中俯瞰,此區散布著眾多火山錐、火山湖及硫磺礦場(內有道路、廠房和住宅),並且住著六十餘萬人;加上維蘇威火山周圍的七十萬居民,這條「火之連線」儼然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區之一。

兩名任職於Fratelli Fiengo公司的男子在維蘇威火山山坡上採石,他們開採熔岩,帶回公司做成加工產品,這間公司創立已近百年。

讓大地顫抖的超級火山

人們將維蘇威火山與坎皮佛萊格瑞火山合稱為「超級火山」。這座超級火山宛如一個充滿沸騰岩漿的地下大鍋爐,平均每五萬年發生一次超強的噴發,而山體幾乎都不是典型的錐狀。這種噴發通常是突如其來且具爆炸性的,難以預測,遠比地震和隕石更致命。它會產生火山雲以及毀滅性的末日景象,全球氣溫驟降,使地球陷入一片寂滅。

凝灰岩挖出的蓄水池,水質也可飲用。

大約六萬年前,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地質體系崩解了,噴發出高達八十立方公里的岩漿,衍生了三十餘座小型火山。之後,火山活動持續活躍,拿坡里著名的黃色凝灰岩,即是在大約一萬五千年前,於地中海最猛烈的一次噴發中形成。古代義大利人認為,「地獄之門」正是位在坎皮佛萊格瑞火山;更精確地說,是在阿佛努斯(Avernus)湖。奇妙的是,阿佛努斯是希臘語中「沒有鳥」的意思。正是因為火山釋放出有毒氣體,鳥類從來不飛過這座湖上。

坎皮佛萊格瑞地區最震懾人心的景觀,是位於波佐利(Pozzuoli)市的索爾法塔拉(Solfatara)火山,此地布滿白色岩石,終年逸出危險煙霧。二○一七年九月,有遊客一家三口不幸墜落火山口附近的一個洞穴中,缺氧窒息而亡。誠然,你可以用這麼「腳踏實地」的方式體驗火山的本質,但如果你想要真正了解這片大地的廣袤以及險惡,則必須乘坐飛機從空中鳥瞰,或者使用Google衛星地圖,才能檢視全貌。

如此一來,你會發現那些幾乎正圓形的、布滿房屋和道路的住宅區,以及軍事基地、賽馬場和高爾夫球場,其實全都建設在死火山上。但這些火山真的不再活躍了嗎?縱觀時間軸,坎皮佛萊格瑞地區最後一座噴發的火山是諾沃山(Monte Nuovo,意為「新山」)。一五三八年,它在數日之內由顫抖的大地中拔然而升,地表隆起,大量氣體從周圍逸出。然而,從那之後,此區再無動靜。

目前,這組超級火山的狀態大致平穩,但「緩震」(bradyseism)現象也勢不可擋地持續中。緩震?這個名詞看起來像自相矛盾?誰不曉得地震總是瞬間發生?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本文出自

尋找莎菲

【本期封面】攝影/安培淂
穿山甲,全身披覆魚鱗般角質甲片,分布於亞非兩洲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其中台灣的野外族群密度可能是全球最高。穿山甲受到捕獵威脅曾瀕臨滅絕危機,因穴居夜行,對其所知有限,十幾年前才有如孫敬閔等少數保育研究者投入,今年台灣送至捷克布拉格動物園借殖的穿山甲,順利產下寶寶,平添一則國際保育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