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孟加拉的羅興亞人 難民與受創的大地

二○一七年,數十萬名羅興亞人自緬甸若開邦逃亡至鄰國孟加拉,大批難民進駐自然保護區或農地,原始地貌亦隨營地擴建變樣,難民遣返之日仍遙不可及,其後代能否等到「安居樂業」的未來?

二○一七年,數十萬名羅興亞人逃亡至孟加拉,大批難民進駐自然保護區,原始地貌逐漸變樣;遣返日遙不可及,後代能否等到安居樂業的未來?(攝影/Gabriele Cecconi/Parallelozero)
二○一七年,數十萬名羅興亞人逃亡至孟加拉,大批難民進駐自然保護區,原始地貌逐漸變樣;遣返日遙不可及,後代能否等到安居樂業的未來?(攝影/Gabriele Cecconi/Parallelozero)

○一七年八月,七十萬名羅興亞人為了逃避緬甸軍方的迫害,前仆後繼湧入孟加拉。數十年來,此一穆斯林少數族群不斷遭受種族及宗教迫害。今天,大約有一百萬人居住在孟加拉南部的科克斯巴扎爾區(Cox’s Bazar District),這片林木茂密的舌狀鄉村地帶,夾於納夫河(Naf River)與孟加拉灣之間,是世界上最大且最綿長的沙岸海洋生態系之一,也是孟加拉觀光業的搖籃。相較於該國居住有全球最密集人口的其他地區,這塊由烏希亞(Ukhia)和代格納夫(Teknaf)兩個小區組成的半島顯得沒那麼擁擠,在羅興亞人來到這兒避難之前,這塊土地僅住有約三十萬名孟加拉人,其中大部分是農民和漁民。

我在二○一八年三月第一次造訪此地時,其鬱鬱蔥蔥的自然景觀和緩慢的生活節奏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這裡的生命看似緩緩流動著,覆滿植被的沙質山丘映襯在平坦、潮溼和肥沃的大地之上,然而這個地方也是孟加拉境內環境最脆弱的地區之一。大批出走緬甸若開邦(Rakhine State)的羅興亞人,主要穿越位於兩國邊界上的納夫河來到此地,然後遍居於由孟加拉政府和聯合國難民署(UNHCR)及其他國際組織所劃定的領地範圍,而今數千戶家庭仍然仰賴這些組織以維續生存。

位於科克斯巴扎爾區的庫圖帕隆―巴魯卡里難民營收容了大量流亡羅興亞人,為了興建臨時避難所並供給木材燃料,原先蓊鬱的森林遭砍伐殆盡,營地黃土瀰漫,環境惡劣(左圖)。近年造林計畫大幅改善了此處的生活條件,如今可見若干小樹零星散布於營地各處(右圖)。

時至今日,難民營數量已逾二十座,當中包括世界最大的難民營──庫圖帕隆―巴魯卡里(Kutupalong-Balukhali),容納人口超過六十萬人。歷經約莫七個月的長征,我於二○一八年三月初次抵達該營地。我沿著軍隊在短時間內建造起的主幹道而行,走了幾百公尺後,這條幹道爬升至沙丘稜線,沙丘所在之處過去為代格納夫自然保護區。數以千計的避難所層層疊加在彼此之上,圍繞這處臨時聚居地的環境則是完全沙漠化的地景。為了興建難民營,該地森林遭砍伐殆盡,裸露的沙土持續受到侵蝕,並反射著刺眼而灼熱的孟加拉烈日。

這片美麗的水稻田鄰近穆索尼(Musoni)難民營,在二○一七年大批羅興亞人逃亡至孟加拉時,此地曾短暫作為難民營地,一年後才還地於農。

通常人們談論環境的改變時,多半將其現象歸因於氣候變遷,但在這裡情況卻是相反,呈現的問題是,關於成千上萬需要幫助的難民大規模移居此地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會發生什麼?什麼問題將浮出檯面?

悲劇下犧牲的人與環境

一如來到孟加拉南部的羅興亞人,上千名大量遷徙的人口最終聚居在一個或多或少受限制的區域,僅能使其生存需求獲得基本滿足,尤其在緊急危機時刻,這些需求往往與當地原已脆弱不堪、勉強維持平衡的生態系產生衝突:人為活動對環境和資源帶來壓力而無從永續經營,在幾個月內造成不可逆轉的變化,破壞了生物多樣性,危害資源存續,同時又面臨氣候變遷的威脅以及種種情況,對人們生活條件帶來不利影響。在烏希亞和代格納夫兩地,僅僅於難民到來的第一年,就損失了面積達八千多英畝的自然保護區,主因皆是源於難民營的建設以及人們採集木材以用作燃料的需求;這些難民必須在狹窄且經常人滿為患的避難所中烹煮可取得的少量食物。

這名老農是查克瑪(Chakma)族人,世代務農,傍地維生,如今卻被迫割捨農地以供難民居住。

這場危機所導致立即可見的後果,包括了古老森林的傾頹、伐木造成的土壤侵蝕、隨之增加的山崩和土石流風險、水資源破壞,以及生態系整體生物多樣性的流失。另一方面,難民的健康也間接遭受波及。我在走訪營地期間,偶然目睹了一場葬禮,逝者死於呼吸道感染所引發的併發症,因其生前長時間暴露於烹煮食物時燃燒木材產生的濃煙。這名男子由於行動不便,被迫留在避難所內,煮飯時也不例外,因而染上呼吸道疾病;老人、嬰兒和負責做飯的婦女是最易受此問題危害的族群。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一項研究,在二○一七年八月至十二月間,共有兩百七十三名難民喪命於呼吸道感染,成為奪走人命的首要死因。在清晨拂曉時分,從上百間避難所冒出的濃煙籠罩著整個營地,還可見到數千名男人、婦女和兒童冒險穿過昔日茂密的樹林,在營地外圍步行十五至二十公里採集木材,這般場景著實令人震懾。

大面積砍伐森林提高了山崩的風險,為了防止此情形繼續惡化,有關單位在庫圖帕隆―巴魯卡里營地實施造林及邊坡整治計畫,以加強水土保持。

在大規模遷徙的最初幾個月,難民悉數仰賴代格納夫自然保護區為生。據聯合國的一項研究估計,幾個月下來於此地採集的木材超過七千噸,使得這塊自然保護區的存續受到極大的威脅。此外,水資源也快速遭到破壞,儘管每天都挖幾十口井,但可取得的用水仍不足以滿足所有人的需求,甚至因為缺乏下水道系統以及在最表層水體中抽取廢水,使水源迅速受到汙染。WHO在二○一七年十二月的報告中指出,採樣水中大約80%都檢測到大腸桿菌。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本文出自

鴛鴦

【本期封面】攝影/張燕伶
印象中鴛鴦來自北方,即使冰天雪地也成雙成對,但根據學者的野生調查證實台灣有留鳥,可能來自冰間期;雪霸國家公園解說員張燕伶也以十年青春揭開更多真相:鴛鴦成雙成對是一時而非終生!卿卿我我多半在繁殖季,母鴛鴦獨自育雛、公鴛鴦換羽變臉都躲在林間不見客。更了解鴛鴦的習性,就知道何時何地可與牠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