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抽象化何所為

當前現代數學進行巨大的變化,就是抽象化的日益深入,挑戰著數學的一些根本信念。數學抽象化會帶來如何「真實」的一個世界?《紅樓夢》說的好:「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代科學與現代數學的唇齒相依,是一般知道也認同的。現代數學思維邏輯源自希臘的《幾何原本》,之後發展出愈益繁複或細緻的計量衡形方法,在人類發展近代科學中,現代數學原本扮演著數量描述的關鍵角色,但是整體而論,還是一個從屬的定位,不過隨著近代科學理論發展日益深邃玄奧,現代數學逐漸起了一種主導的作用,不只是對於客觀現實做一個數值描述,更成為了主導客觀現實意義定義的思維體系。

前述想法是由月前看到的一篇書評所得,當然也符合近些年來我對於科學理論中數學發展的一些認知。這篇書評介紹的《公理學:數學思想和高等現代主義》認為,數學家遵循歐幾里德《幾何原本》的一些公理,以及千百年一直未變的證明模式,但是當前現代數學卻進行巨大的變化,特別是在上世紀,簡單來說,這個巨變就是抽象化的日益深入,挑戰著數學的一些根本信念。

這本《公理學》的作者認為,這個數學革命是主宰二十世紀藝術與社會科學現代主義運動的核心,數學家對於抽象化的推動,反映於經濟、社會、心理和政治科學的大趨勢,也受到大趨勢影響而在美國勃興。一些科學家認為他們發展的抽象化數學,已由純粹解釋自然世界解放出來,就好像藝術的抽象表現主義,讓繪畫脫出真實世界是一樣的。

引導近代科學起步的代表人物牛頓,由歐幾里德《幾何原本》邏輯推理進而發展出影響深遠的數學原理,是近代科學歷史的一個共識。事實上,幾個世紀以來,近代西方知識思想的發展,由政治學到哲學倫理學,也都受到《幾何原本》邏輯推理的影響。但是現代數學由原本來自現實的公理出發進而邏輯推理的發展,後來發展出不同的面貌,現代數學家脫離過去歐幾里德《幾何原本》推理的現實局限,創生出他們自己所需要的公理,也早發展出「非歐幾何」。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江才健,資深科學文化工作者,曾任《知識通訊評論》發行人兼總編輯,帶給你每月一則富有人文的科學資訊。
本文出自

黑鳶

【本期封面】攝影/沈錦豐
對喜歡群聚又不怕人的黑鳶來說,基隆港是北台灣最有趣的遊樂場之一。這裡靠近市場、海邊,提供喜愛腐食的黑鳶豐沛的飲食來源;每逢秋冬,海洋廣場上讓人們豎起衣領、瑟瑟發抖的東北季風,卻是黑鳶最喜歡迎著氣流玩耍嬉鬧的天氣。基隆鳥會的前理事長沈錦豐深諳黑鳶習性,黑鳶的威風神氣,在他鏡頭前一覽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