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位友人女兒追思亡父談起

齊格勒醫師與我們兩家人有許多難忘的回憶。我們最初步入醫學時,都選擇做精神科醫師,而後才轉為神經科,同時我們也都彼此尊重對方不同的語言與文化,並互相學習。我何其有幸認識這位仁人君子!

一位學生轉給我一篇文章,是亦師亦友的前美國堪薩斯大學醫院神經科主任杜威.齊格勒醫師(Dewey Ziegler, M.D.)的女兒蘿拉一篇追思亡父的報導。蘿拉服務於廣播電台多年,這是她在電台節目的錄音與文章。

我對蘿拉印象深刻的是她在母親過世後,在父親的邀請下,在他們的平房旁加蓋一座相連的房子,而她與先生及小孩們都搬進去,就近照顧老父。這發生在我還在美國與她父親共事時,他們父女的互動是我在美國二十幾年所看過最美的家庭。

在這篇文章裡,她談到了老年人的憂鬱。她父親原本生性達觀,在醫療本業非常成功,尤其是在「頭痛」方面的臨床研究著作等身,當過醫學院教授、大學醫院神經科主任、全美神經學會主席,獲獎無數。他也擁有廣泛的興趣,文學、音樂、野生動物,尤其賞鳥更是道具十足的行家。但他在愛妻六十幾歲被發現癌症,幾個月後過世時,度過一段非常困難的哀傷期,而從他女兒的文章裡更看出他在我們離美返台後,由於各種老人病、疼痛、藥物副作用,加上駕駛執照因無法通過考試而吊銷,變成離群索居的孤獨老人。蘿拉提到心理學專家告訴她,老年人最重要的是人際互動,讓他們覺得自己的生命有目的,周遭因為自己的存在而不同,覺得自己有貢獻的老人都比較能維持好心情。但她父親卻因老邁多病,使他失去過去的光彩而沮喪,有時甚至易怒、不耐煩。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本文出自

黑鳶

【本期封面】攝影/沈錦豐
對喜歡群聚又不怕人的黑鳶來說,基隆港是北台灣最有趣的遊樂場之一。這裡靠近市場、海邊,提供喜愛腐食的黑鳶豐沛的飲食來源;每逢秋冬,海洋廣場上讓人們豎起衣領、瑟瑟發抖的東北季風,卻是黑鳶最喜歡迎著氣流玩耍嬉鬧的天氣。基隆鳥會的前理事長沈錦豐深諳黑鳶習性,黑鳶的威風神氣,在他鏡頭前一覽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