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試管嬰兒 巴勒斯坦的一種未來

阿瑪.埃利安抱著雙胞胎,丈夫的照片被夾放在左側地板上的畫框中,一家團聚的希望顯渺茫。走私精子體外人工授孕,是一種不得已的手段,努力地在夾縫中傳宗接代。

阿瑪.埃利安抱著雙胞胎,數張丈夫的照片被夾放在左側地板上的畫框中,一家團聚的希望顯渺茫。 (攝影/Antonio Faccilongo)
阿瑪.埃利安抱著雙胞胎,數張丈夫的照片被夾放在左側地板上的畫框中,一家團聚的希望顯渺茫。 (攝影/Antonio Faccilongo)

過去的六年裡,有將近一百名新生兒,以極其特殊的方式誕生於巴勒斯坦。沒有父母雙方的膽識與勇氣,這些孩子是不可能來到世上。

那些因政治因素而被迫拘留在以色列監獄中,服刑二十五年或甚至更久的囚犯,為了與妻子孕育下一代以及對父母這種身分的渴望,想方設法從監獄走私了精子,讓他們的妻子能夠進行體外受精而懷孕產子。

生命的力量如此強大,打破了他們身處的局限條件,並克服了看起來無可超越的困境。

一名揮舞著巴勒斯坦國旗的婦女,表達了對巴勒斯坦政治犯的支持。

根據總部設在耶路撒冷、活躍於巴勒斯坦領土上的以色列人權組織──卜采萊姆(B’Tselem)的統計,目前被囚禁在以色列監獄中的巴勒斯坦政治犯高達七千名之多。這些政治犯在監獄高牆的一側,被視為維護國家人民權益不惜犧牲自由的活烈士,而在另一邊,則被以色列貼上危害國土安全的麻煩製造者標籤。

政治犯重返家園的希望遙不可及,妻子在臥室床邊吊掛丈夫的西裝、地上擺放丈夫的皮鞋,就像丈夫仍在床邊看顧她一樣(右圖),也有以影像來寄託漫漫長日的思念(左圖)。

等待親人重返家園的日子裡,一切似乎都停滯了。在複雜的地緣政治條件下,希望遙遙無期。失去另一半的婚姻生活,儘管眼神不時透露著憂鬱,這些妻子們仍不失堅強與尊嚴。對於那些並非本地出生的婦人來說,儘管無法理解這裡發生的一切,仍設法以樂觀的心態面對這無可改變的現狀。他們堅信這一切是暫時的,事情遲早都能獲得解決,丈夫不久都將重回自己身邊。

在那天到來之前,對這些婦女來說,體外人工受孕的技術帶來了無窮希望與多重意義:為人母親的天職與夢想將不因政治鬥爭而打斷,而最重要的是,有朝一日當丈夫獲釋返家,同在門口引領期盼的,除了自己,還會有這得來不易的孩子。

刑期最長的受刑人幾乎沒有讓家人探視的權利,因此常利用走私的智慧手機,發送在監獄中拍攝的照片,與親人保持聯繫。

充滿風險的「私通」

從監獄走私精子並非易事。獄方每三個月開放一次探監,禁止身體接觸下,雙方僅能透過一扇玻璃見到彼此。六歲以下的兒童則可以與他們的父親有十分鐘的近身探視。囚犯們將精子放入臨時充當試管的筆管內,再將之包裝成巧克力棒,利用這段親子時間,將此偽巧克力棒作為禮物送給孩子。這是囚犯間最尋常的走私手法。

政治犯從監獄中走私精子的方法之一,是將精子裝入臨時充當試管的筆管內,再將之偽裝成巧克力棒,由探親者帶出。

走私的精子樣本以各種方式,像是包裝成糖果、塑膠筆,甚至是裝在去籽的椰棗乾,送達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納布盧斯(Nablus)鎮西岸的拉贊(Razan)醫學中心。走私來的精子是否可用,端視精子本身的品質與傳遞過程中的保存狀況,一般的情況下,約莫可以存活十二個小時。拉贊醫學中心負責人凱扎蘭(Khaizaran)博士說:「我既不清楚,也不想清楚他們究竟是如何辦到的。我只知道當他們前來尋求協助時,我們是不會拒絕的。」

營業時間二十四小時的生育中心,在可用的精子樣本抵達後(有時是半夜),立即保存在零度以下的儲存試管中。由於擔心遭到拒絕或阻攔,囚犯的家屬們並不會事先告知生育中心。

而藉由這種方式出生的試管嬰兒,日後在成長的過程中卻備受歧視,面臨接踵而來的困境。

爭取在最短的時間裡將冷凍試管送到診所,是受精成功的最大關鍵。凱扎蘭博士表示,有近一百名孩子是通過試管進行體外受精出生,現階段在納布盧斯實驗室存放有六十五個精子樣本,而目前有超過二十多名囚犯的妻子,成功透過體外受精的方式懷孕,並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中。儘管過程中充滿風險,拉贊醫療中心仍舊免費為囚犯提供此項服務。凱扎蘭博士說道:「丈夫身陷囹圄的這些妻子備受煎熬,特別有些人是被判終身監禁。這些妻子們寄望於孕育新生,來改變生活。」

政客們讚揚此舉是對巴勒斯坦反抗運動的重要貢獻。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社會事務部長顧問阿貝.阿布.基什克(Abeer Abu Kishek)表示:「我們支持為囚犯的妻子提供孕育試管嬰兒的醫學中心,他們幫助了那些婦女實現延續子嗣的權利,這樣的自然權利不該因政治因素遭以色列剝奪。」儘管哈馬斯(Hamas)和法塔赫(Fatah)兩個組織的代表都表示願意向拉贊診所捐款,但均遭凱扎蘭博士拒絕。凱扎蘭博士表示,她關心的是人道主義,並不想跟政治扯上關係。

在艱難的處境下,拉迪‧馬瑟透過體外人工授孕而懷孕,為獄中的丈夫,留下一絲血脈。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本文出自

動如風

【本期封面】攝影/劉子正
許多民眾於晚間時分在新北市蘆洲區微風運河旁的「戶外河濱健身房」運動。台灣近年陸續吹起自行車、路跑與健身熱潮,運動風氣雖然愈來愈盛,但能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數仍是有限,須從環境、教育等小地方一步步培養,以讓運動更深植於文化之中,厚植台灣的健康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