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魯爾區 由黑轉綠的夢想之地

廣大的德國魯爾區曾以煤礦及鋼鐵生產帶動德國戰後的經濟發展。這顆強健有力的「黑肺」同時也是工業汙染的同義詞,在產業轉型政策下,魯爾區展現了典範轉移,變身永續家園。

廣大的德國魯爾區曾以煤礦及鋼鐵生產帶動德國戰後的經濟發展。(攝影/Emiliano Negrini)
廣大的德國魯爾區曾以煤礦及鋼鐵生產帶動德國戰後的經濟發展。(攝影/Emiliano Negrini)

國魯爾區(Ruhrgebiet)是歐洲大陸上最大的都會區之一,面積大過莫斯科、巴黎和柏林,僅次於倫敦,人口超過一千萬人,然而,它同時也是其中最乏人問津的地區之一。從杜伊斯堡(Duisburg),一路穿過埃森(Essen)、波鴻(Bochum)、多特蒙德(Dortmund),一直到最東側的漢姆(Hamm),五十三座城市經由緊密的道路、高速公路、鐵路、水路和自行車道彼此相連,聚集成魯爾區這座大都會。

這裡曾是煤礦與鋼鐵重鎮,其採礦業與重工業規模之龐大,使得魯爾區成為歐洲大陸工業革命以來第一個、也是最強而有力的「引擎」。一五八七年於魯爾區中部的埃森起家的腓特烈.克虜伯公司(Friedrich Krupp AG),在十九世紀時是全歐洲最大的煤礦與鋼鐵公司,自一八一六年起,它所鎔鑄的鋼鐵更成了德軍武器的重要材料,供給德國在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砲火之需。

蓋爾森基興的部分市景,當中可見舊時的礦場遺跡及新建的風力發電機。(攝影/Emiliano Negrini)

二次大戰結束後,煤礦產業為德國經濟發展奠定了穩固基石:一九五一年歐洲煤鋼共同體(ECSC,即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前身)為西德提供了一條重返國際社會的便捷道路。一九五七年,煤礦產業所創造的工作機會約莫有六十萬之多,達到歷史巔峰。當時,魯爾區居全球四大煤礦產區之首,每年出產高達一億二百三十萬噸的煤礦。

但好景不常,一九五八年始,在來自其他國家價格低廉的煤礦競爭以及石油的開採下,魯爾區的煤礦業優勢不再,也引來失業潮。魯爾區曾被稱作歐洲「黑肺」,也是催動德國工業發展的爐灶,卻彷彿在一夕間喪失了霸占逾一世紀的龍頭地位,隨著煤礦場紛紛關閉,其宛如一具死氣沉沉的工業骷髏,成了汙染和貧窮的化身。採礦與煉鋼的蕭條,也影響了其他賴其供應生產能源與原料的產業,到了一九八七年,魯爾區的失業率攀升至最高點,超過15%。

位於埃森的凱特維希(Kettwig)是少數挺過二戰的歷史古鎮之一。

包含魯爾區在內的整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邦(North Rhine-Westphalia),為因應此困境,開始嘗試拓展其產業型態、促進都會區內外的連結,並設法吸引新興企業來此落腳扎根。一九八○年代末,邦政府將發展重心轉移至生態與文化,希望以嶄新、青綠的樣貌,拉攏各式創業活動。

魯爾區的最後一座煤礦場普斯波漢尼爾礦場(Prosper-Haniel)已於二○一八年走入歷史,然而北萊茵-威斯特法倫邦至今仍掌握著德國工業的重要命脈,貢獻了超過德國五分之一的GDP,其人均所得也高於整個歐洲的15%。此外,根據《財星》雜誌的報導,在全球五百大企業(Fortune Global 500)中,便有十一間位於魯爾區,雖然採礦業及重工業沒落,但其他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讓魯爾區很快便起死回生。

昔日繁忙的工業區搖身一變成為廣受遊客喜愛的北杜伊斯堡景觀公園。

產業轉型,創造永續家園

魯爾區的重生成為許多國家效仿的模範,但值得學習的不只在經濟方面,使其成功轉型的更大關鍵在於整個區域的環境都煥然一新,尤其是埃姆舍爾河沿岸一帶。這條小河過去曾是露天工業汙水道,如今改頭換面,沿著河畔打造出一座全球規模最大、也最成功的工業園區之一:埃姆舍爾河景觀公園(Emscher Landschaftspark)。公園占地四百五十平方公里,自行車道與人行走道長達八十五公里,河川經過復育、失土收復,並予以綠化重生;礦渣傾倒場和工廠則改造成博物館、戲院、花園、裝置藝術場所等。這裡成了觀光勝地,而對於數十年來與煤礦、大煙囪和有毒物質相伴的當地數百萬居民來說,則是終於迎來了一個命運截然不同且綠意盎然的永續家園。

這座攀岩場便是設置於舊煉鋼廠的儲倉區。

化不可能為可能的重要推手,是從地方以至國家層級的行政單位,他們的強大決心吸引了投資者的進駐和其他歐洲國家的支持。而大學研究機構及頂尖商業中心,如位於博特羅普(Bottrop)的大學自造實驗室(Fablab)或是蓋爾森基興科學園區(Wissenschaftpark Gelsenkirchen),也為魯爾區注入許多活力。

在博特羅普的魯爾西部應用科技大學(HRW),共有三十名學生在自造實驗室裡進行研發工作,負責指導的邁克爾.謝弗(Michael Schäfer)教授說:「我們從二○一○年起,開始在一間小小的三十平方公尺大的實驗室裡架設一些3D印表機和雷射切割機。二○二一年,我們搬到一個有六百平方公尺的全新空間,這個地方是我們大家一起設計出來的傑作。目前我們手上共有六件資助計畫正在進行,包括模組化機器人系統等各種公民科學計畫。每個人都可以來到這邊提案,我們會協助他們將計畫執行成真,他們只須儘管提出點子。」

前身為德意志關稅同盟煤礦場的世界遺址公園。

蓋爾森基興科學園區是魯爾區的倡議與革新行動中另一絕佳案例。此園區舊址為一飽受汙染的鋼鐵鑄造廠,改造後,於一九九五年正式啟用。園區內一棟有著三百公尺長斜面玻璃外觀的長形建築物,獲得德國聯邦建築師協會(Federal Chamber of German Architects)的建築設計獎,是一商業與科技中心,許多專營網路安全和再生能源領域的新興小型企業便藏身其中。

「我們的座右銘是『在公園裡工作』,如你所見,我們的辦公室就位在蓋爾森基興市的一座大型公園之內。」任職於傳播及公關公司「vdB Public」的公關顧問薩賓.馮德貝克(Sabine von der Beck)博士說。在那極富特色的玻璃大樓正對面,是一座棲息著眾多鵝、鴨的大池塘,一旁圍繞著草地與樹木,人們可以來此休憩、慢跑、嬉戲或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

過去用來貯存煤氣的龐大奧柏侯遜儲氣櫃,現改建為藝文場所,遊客可在此體驗AR活動。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本文出自

共生

【本期封面】攝影/安培淂
高齡化、少子化、小家庭結構……,過去日本傳統社會的支持系統,已不足以支撐未來。為了避免社會崩壞,須建構有別於傳統家庭體制的互助系統。不光只是仰賴政府的「公助」或是社會保險的「共助」,關鍵更在於從個人「自助」擴展到社區相互連結的「互助」。大家手牽手一起走,才能走得長遠,一個都不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