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 淨零排放的智能港

荷蘭鹿特丹是歐洲最重要的商港之一,近年來港口曾多次面臨嚴峻挑戰,但最後總能以大膽創意克服,甚至搖身一變,成為歐洲最聰明的港口。

荷蘭鹿特丹是歐洲最重要的商港之一,近年來港口曾多次面臨嚴峻挑戰,但最後總能以大膽創意克服,甚至搖身一變,成為歐洲最聰明的港口。(攝影/Alessandro Gandolfi/PARALLELOZERO)
荷蘭鹿特丹是歐洲最重要的商港之一,近年來港口曾多次面臨嚴峻挑戰,但最後總能以大膽創意克服,甚至搖身一變,成為歐洲最聰明的港口。(攝影/Alessandro Gandolfi/PARALLELOZERO)

週日,年輕的摩拉克(Morac)都會騎著他的腳踏車,到鹿特丹新水道(Nieuwe Waterweg)沿岸去釣魚。「每年的五到十月,這裡的水域溫暖,水又夠深,提供鱸魚絕佳的棲息條件,也因此吸引了不少釣客前來垂釣。」摩拉克手握釣竿悠閒地垂釣,背景則是忙碌起落的起重吊臂,運河上滿載貨櫃的運輸船絡繹不絕。

以荷蘭的鹿特丹(Rotterdam)作為領頭羊,聯合比利時的安特衛普(Antwerp)、法國的利哈佛(Le Havre)、德國的漢堡(Hamburg)與不萊梅(Bremen)等港口,形成一個連結歐非之間的重要運輸系統。來自世界各地的貨物在通過這四十二公里長、錯綜複雜的運河迷宮後,以鐵路、公路,以及萊茵河、緬因河和多瑙河等水路,運送到歐洲各地將近三.五億人的手中。即便近年遭遇蘇伊士運河阻塞事故、新冠肺炎大流行,以及俄國入侵烏克蘭等事件,也沒有影響到鹿特丹忙碌的貨物進出。

鹿特丹近年推行港口智慧化,在最先進的港區,連運送貨櫃的卡車都是自動駕駛,不需要司機就能準時送達目的地。

錦囊妙計突破地理限制

自古以來,鹿特丹都是世界知名的航運樞紐,一般人卻鮮少知道,它曾在十九世紀時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由於萊茵河三角洲(Rhine delta)複雜的分支所致,光是從港口離開,就需耗費三十五天,一艘從鹿特丹前往爪哇的旅程,平均需要花上約一百六十二天的時間,由於天然的劣勢,讓當時的鹿特丹面臨兩難抉擇:要繼續長途跋涉開展前往北海的航路,還是眼睜睜看著自己逐漸走向衰退的道路?

鹿特丹最終是如何突破難題的?讓問題迎刃而解的錦囊妙計就藏在鹿特丹的航海博物館裡,博物館櫥窗中陳列的一只皮包裡,裝的正是天才工程師彼特.卡蘭德(Pieter Caland)充滿遠見的創意點子。當時年僅三十歲的卡蘭德,異想天開地計畫穿越萊茵河三角洲,從成噸的淤泥、農田與沙丘當中,開挖出一條二十公里長的運河,而他也成功了。這條運河就是前面提到的「新水道」,於一八七二年完工的新水道,是世界工程史上的一大壯舉,除了突破鹿特丹先天的瓶頸,也從此扭轉了鹿特丹的命運,使其搖身一變,成為二十世紀世界上最繁榮的港口之一。今日的鹿特丹每年有將近三萬艘船隻進出,卸下約一千五百三十萬個TEU貨櫃(編註:TEU貨櫃是指「二十呎標準貨櫃」(Twenty-foot Equivalent Unit)的縮寫),二○二一年間,義大利境內所有的港口加起來,也僅能處理一千一百萬個TEU貨櫃,由此可見小小的鹿特丹港吞吐量有多麼驚人。鹿特丹港提供了十七萬四千個工作機會,包辦了荷蘭3%的GDP。

鹿特丹創客園區裡的新創企業,嶄新點子被應用在製造業。

時至今日,全球90%的貨物仍然仰賴海運運輸,一九九○年至二○二○年的海運貿易量更是相差了四倍之多,然而,鹿特丹雖然仍保持歐洲第一大港的地位,但是其世界首要港口的地位卻已不復存在,拱手讓給了中國港口,鹿特丹從一九八○年代的世界第一,退居至第十(事實上,前十名的港口幾乎全被中國港口霸榜,東亞部分僅剩新加坡與韓國釜山緊追在後)。如同百年前鹿特丹曾經面臨的難題,今日它再度來到一個命運交叉點,思前想後,與其追求在規模上超越對手,鹿特丹轉身另闢蹊徑,將眼光放在:變身成為世界上最「聰明」的港口。

淨零排放環保永續

這是一項充滿挑戰性的計畫,需要兼顧許多面向,鹿特丹不爭搶規模第一,而是提升物流、倉儲、碼頭運輸的效率,以及在數位化下足功夫,預計在二○三○年達到每年四百六十萬噸的貨物處理量,除了穩坐北歐最大貨物配送中心的地位,最重要的是能源永續化的轉型目標,它透過建設北海人工島的風電廠以及妥善利用煉油的副產品,將能量轉換為可供利用的氫氣。

研究員在人造水池內進行實驗。

除此之外,鹿特丹每年有上百艘郵輪進出,固然為城市帶來了經濟繁榮,促進了觀光業發展,但也帶來了大量的碳排放,即使近年極力改善,但港口仍然是全歐洲空氣汙染的最大元兇。野心勃勃的鹿特丹期許自己能於二○三○年將每年產生的二氧化碳量腰斬一半,進而在二○五○年徹底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這自然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因此鹿特丹港務局(Rotterdam Port Authority)與歐盟合作,推出一個名為Porthos(鹿特丹港二氧化碳運輸站與離岸儲存,Port Of Rotterdam CO2 Transport Hub and Offshore Storage)的計畫,顧名思義,宗旨即為捕集二氧化碳,並將之加壓儲存於離岸約二十公里,海床三千公尺下方的一片岩層中,初步估計每年可以處理約兩百五十萬噸的二氧化碳。

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鹿特丹曾因遭到納粹的狂轟濫炸而接近半毀,但得益於戰後歐盟各國交易壁壘的消弭,鹿特丹在戰後更加蓬勃發展,如今的它擁有石化工廠、生質燃料工廠,就連全歐洲最大的煉油廠都坐落於此。

研究人員對扇葉構思改造,點子不僅運用於港口,也受到全球企業青睞。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本文出自

樟樹

【本期封面】圖片提供/埔里鎮立圖書館
樟樹曾以腹中精華點亮台灣。這張李百祿先生在南投國姓鄉所拍攝樟腦寮中從事樟腦製造的腦丁,生動記錄了台灣由樟而腦、熬腦成金的黃金時代。採樟歷史雖然已是陌生遙遠的記憶,但樟樹仍在不同時期對台灣做出無比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