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其萬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賴其萬 相關的文章

由「天選之人」淪為「瘟神」

由「天選之人」淪為「瘟神」的經驗,染疫後帶來的負面情緒,我開始對耗時傷神但從不計較是否有意義的工作重新評估。最後,我重燃希望,決定要繼續全力以赴,做好這件很有意義的大事。

讓醫學生看到的是生病的「人」,而不只是「疾病」

回到母校花了不少時間所做的床邊教學,見證了學生們真正看到了生病的「人」,而不是只看到「病」。

充滿感恩的回顧

活得老又要活得好,一定要能控制自己的心情。如果我們無法做好「気分転換」,隨時都有可能因為不可預知的刺激,而將本來祥和快樂的心情,瞬間化為烏有。

別了,親愛的大姊

雖然每個人都無法避免遭遇到至親的家人或朋友離世的悲痛,但在送別失智病人的離世時,我都會不自覺地為病人與家屬因為「脫離苦海」而慶幸。透過自己的專業,我更了解這種病人「生不如死」的晚年對家人的影響。

歡樂假期記趣

歡樂假期讓我享受到豐富的心靈饗宴,使我以正向的心迎接新的二○二四,同時也了解唯有不怕嘗試「新經驗」,才能永遠保持不老的心態。

一位癲癇病人給我的啟發

因為對這病人的處理得宜,證明了我來自多年臨床經驗的「直覺」,加上經常提醒自己以及年輕醫師與醫學生的「同理心」。

精彩的台南之行

諸多老師學生的教與學的回憶,使我深感返台後改換人生跑道,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覺慨嘆「此生無憾」!

勿以「鴕鳥心態」逃避老、病、死

既然「老」、「病」、「死」是人生必經之道,年紀變老,務必去除「鴕鳥心態」,讓我們面對現實,學會愉快地走下坡路,運用智慧與勇氣,用心找尋能使自己快樂的方法,善用幽默,轉換心情,唯有如此,老人才能在人生旅途的最後幾哩路活得燦爛、有意義。

捕捉稍縱即逝的念頭

這些捕捉到的「稍縱即逝的念頭」,有時是悲哀的,有時是喜悅的,有些從來沒有意識到曾經存在的念頭,一旦湧上心頭,會是如此的震撼。

一位教我謙卑的病人

我所擔心的年齡可能影響身心並不是問題,長期浸淫於醫療環境,受到同事、學生、病人、家屬的呵護使我逐漸失去了「謙卑」,才是我最大的「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