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 相關的文章

「嗅」time 品味氣味交織而成的世界

義大利庫內奧省的歐洲香氛學院,參訪者在特製的鐘型設施下品味各種調製香味。氣味在我們生活中有舉足輕重地位,更代表一個時代或一段記憶。

當疫情成為「新常態」 借鏡他國抗疫之路

與病毒共存、與口罩共處的「新常態」來到我們眼前,除了關注台灣,也借鏡他國曾走過及正在走的抗疫之路,做好準備。

防疫停聽看,少欲心自在

我們應停、聽、看,停下對名利的追求,思考生命的價值,將紛亂的心態、高升的欲望轉變過來,也讓疫情期間誠惶誠恐的心重獲自在。想想眼前的物質需求是想要還是必要,節省一點,調整生活習慣。

疫苗 生產與分配的正義

此次的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各國的反應及表現將決定二十一世紀對全球健康政策及措施的影響力。國際正義難尋,台灣若能團結以防疫及疫苗產業破除疫苗種族隔離(Vaccine apartheid),達成疫苗正義,將獲得國際的尊重。

隔絕有時,擁抱有時 我在隔離飯店的十四天記事

為了在父親開刀時能陪伴在側,作者從比利時飛了大半個地球回到中國,卻因為隔離,只能透過視訊跟父親揮手問安。這次他相機、手機並用,從機艙、機場拍到防疫旅館裡外,疫情下的插曲、隔離的苦澀與難熬,盡見於他筆下的每一個字,鏡頭下的每一張畫面。

無遠弗屆 疫情催化的零接觸生活

在新冠肺炎衝擊下,人們各式實體社交活動受到限制,但也因此促發了醫療、教育、工作、娛樂各方面的遠距與數位應用。

見仁見智:新冠肺炎防疫隔離面面觀

我們需要能夠接受「見仁見智,不見得大家的看法都能一致」的事實,重要的是我們要尊重別人不同的想法,試圖了解為什麼別人與自己的想法不一樣。我還特別需要自我警惕的是醫師這一行業,更要特別小心,不能失去謙虛。

編者的話

疫苗的研發,是人類傲人的成就。只是這條路,既漫長又艱辛。一如劉校長所言,疫苗的開發,慢不得,但也急不來,在此之前,做好個人防疫工作,戴口罩、勤洗手、非必要不出國外,談心理的安頓固然空泛,卻也是我們少數能掌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