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拉的沙漠驚奇 走進一座阿拉伯露天博物館

沙烏地阿拉伯的古都歐拉,曾經與世隔絕,是一個融合了歷史、文化及自然的獨特之地,如今向世人揭開了它的神祕面紗。

沙烏地阿拉伯西北的千年古都歐拉,遊客在瑪拉雅(Maraya)音樂廳外拍照,鏡面設計折射出周遭荒漠。(攝影/Bruno Morandi)
沙烏地阿拉伯西北的千年古都歐拉,遊客在瑪拉雅(Maraya)音樂廳外拍照,鏡面設計折射出周遭荒漠。(攝影/Bruno Morandi)

於沙烏地阿拉伯西北部的歐拉(Al-‘Ula)綠洲與鄰近的希格拉(Hegra)遺址,曾經因宗教因素而與世隔絕。但英國名作家查爾斯.道蒂(Charles Montagu Doughty)以他的大作《阿拉伯沙漠遊記》(Travels in Arabia Deserta),為它揭開了神祕的面紗。

經過五小時的航程,我們終於能從機艙窗外看到我們的目的地,金黃色的沙漠與紅褐色的岩層相互點綴著,時間像是能工巧匠一般,以連年吹拂的風力,慢慢雕琢出這片鬼斧神工的美景,而曾經遠離人煙的古都歐拉,也從時間的迷霧中現身,向世人展示著阿拉伯文化的奧祕。
作為一個直到二○一九年才對外開放旅遊的神祕國度,沙烏地阿拉伯亟欲吸引更多遊客,面對後石油時代的到來,沙國必須尋求更多開源的管道,而旅遊業便是政府積極培植的產業之一,在二○三○年,旅遊業可望占總GDP的10%。

歐拉坐落於漢志(Hejaz)地塊的中心,幾百萬年來風蝕形成了岩層、峽谷和懸崖的自然奇觀。

歐拉位於麥地那(Medina)北方三百公里,距離紅海海岸兩百公里;由於擁有珍貴的地下水資源及肥沃的土地,讓這裡從人煙罕至的遠古時期至今日都頗為繁榮,從在這裡曾經發現七千年前新石器時代人類所留下的石塚、雕刻與岩畫便能證明這點。而隨著駱駝被馴化,貿易迎來革命性的變化,位於地中海、非洲、印度、阿拉伯世界間的十字路口的歐拉便搖身一變,成為貿易路線的重要樞紐。由於控制了從葉門運往埃及、美索不達米亞與地中海的沒藥、薰香與香料,歐拉因而相當富裕繁榮。

由於位處貿易要衝,歐拉見證了歷史上眾多著名伊斯蘭王國的崛起,例如西元前九世紀至五世紀的達丹(Dadan)王國與西元前五世紀至一世紀的利海安(Lihyan)王國,而在西元前一世紀時,歐拉迎來其巔峰,當時如日中天的納巴泰(Nabatene)王國於此建立了繁榮的希格拉市,與位於約旦的首都佩特拉(Petra)形成南北呼應之勢。

納巴泰人是一群古老、神祕的古代商人,他們的商隊蓬勃發展,建立起一座橫跨敘利亞南部、約旦到今天沙烏地拉伯北部的龐大商業帝國。
隨著於希格拉市的建立,納巴泰王國幾乎掌握阿拉伯一帶的貿易,直到西元一○六年被羅馬帝國入侵併吞,如今希格拉市已沉眠於厚厚的沙子與黏土底下,僅留下一個擁有八十六座巨石墓碑的壯觀墳場。

對狹長的立石山(Jabal Ithlib),是納巴泰人用來祭祀神靈的宗教聖地。

阿拉伯的佩特拉

作家道蒂於一八七六年跳上從大馬士革前往麥加的朝聖列車,開始了他在阿拉伯半島的奇幻旅程,此行的目的主要是一睹希格拉遺址與被遺忘的大墳場風采,在那片荒蕪的古老沙漠周圍,處處都是商隊王國曾繁榮過的證據,查爾斯將希格拉稱為「阿拉伯的佩特拉」。在查爾斯停留的兩個月間,他造訪了無數紀念碑,並注意到其上鐫刻的古老碑文,認為這些爬行的字母可能就是他不停尋找、研究的古老文字。

在查爾斯造訪這裡的五年後,許多考古學家接踵而至;德國考古學家尤廷(Julius Euting)與法國人胡伯(Charles Huber)來到希格拉研究這些碑文;一九○七年,考古學家安東尼(Antonin Jaussen)與拉斐爾(Raphaël Savignac)開始著手整理並考察這座墳場。「從那時起,歐拉就成為遊客止步的禁地,僅限考古學家出入。」阿布德爾(Abdullah BinMdher Albalawi)向我們解釋道,他的祖先馬哈納(Sheikh Mahanna)曾擔任查爾斯造訪歐拉時的嚮導。

歐拉著名的自然遺址大象岩,近來開發為觀光景點,成為沙烏地阿拉伯人的「理想之地」,不少人前往此處欣賞落日美景。

「穆罕默德.本.沙爾曼王儲(Mohammed bin Salman)於二○一六年開始推動《願景2030》(Vision 2030)政策,其目標是在二○三五年時達到每年三百萬遊客的里程碑。」二○○八年,歐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是沙國國內首個入選的景點,這裡也順理成章地成為沙國的文化之都,而致力於發展觀光業的沙烏地阿拉伯王國,自然不會放過這座名副其實的「露天博物館」。

今天的希格拉宛若一座死寂的鬼城,以岩石雕刻而成的外牆散發著神祕且肅穆的氣息,讓人聯想到希臘或羅馬神廟。外牆上刻滿大大小小、各式各樣主題的浮雕,如老鷹、花朵、人像、蛇、獅子等。就像埃及人一樣,納巴泰人也相信有「死後的世界」,因此富裕人家不惜重金打造這些巨大且豪華的墓室。「工匠從岩石的頂部挖入,一路往下雕刻,並刻出飾紋與三角楣飾(pediment),獨特的是,每座墓室的鑲板都刻著它的主人與往後可能安葬於此的亡者名字,這些陵墓的尺寸驚人,從希格拉市遠遠地就能看到它們。」阿布德爾解釋道。希格拉遺址由這些沙漠中的岩石組成,就像是一塊塊漂浮在沙漠中的巨石,莊嚴地等待陽光輕撫它那千年歷史的浮雕,內部的墓室,則沉眠著亡者的遺體與靈魂。

去年在歐拉地區新開幕的豪華飯店Habitas,四周環繞著砂岩懸崖和棕櫚林,號稱建材與自然環境無縫融合,擁有田園詩般的景觀。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本文出自

一場歐洲悲劇

【本期封面】攝影/安培淂
烏克蘭首都基輔市的塗鴉牆上,以照片及標語彩繪,呼籲終止戰火,讓軍人們能夠活著回家。四個多月的烏俄戰爭仍未停歇,拉扯之間亦無勝負,只有死傷相枕。但願戰亂重壓而僥倖存活的下一代,能自由上學與成長,遠離防空洞與一生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