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的科學變貌

一百二十年來,諾貝爾獎審慎將事,上世紀九十年代巴瑞尼也告訴我,他們的網路與外面分立隔絕,提名審核作業也極端保密。大體上來說,獲獎的得主大多實至名歸,但仍然不免偶有遺珠,引起紛爭。

上世紀元年開始的諾貝爾獎,到今年正好兩甲子歷史,每年十月諾貝爾獎依例的得主公布,仍然受到全球矚目,可說是諾貝爾獎的一種奇魅。當然諾貝爾獎歷史久遠,頒發一百二十年來,多能謹慎從事,雖說也有過爭議,甚至法律興訟,但是瑕不掩瑜,加上近一百多年來科學主導人類的思維與發展,皆與諾貝爾獎起始頒獎五項目中三個科學項目息息相關,因此雖說近十多年來世界新設了一些科學獎項,獎金多半猶有過之,諾貝爾獎仍能一枝獨秀。

諾貝爾獎開始初期,其實是很地域性的獎項,獲科學類獎項的得主,幾乎都是歐洲的科學家,這當然與提名人關注的視野有關。有資格向諾貝爾獎委員會提名得主的,除各獎項的過往得主,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和北歐三國科學正教授,另外由世界重要科學家、重要科學機構負責人、科學期刊主編三、四千人中輪流挑選五百人,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每年大概收到三、四百封回信,推薦約兩百名得主。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在瑞典聽到當時擔任諾貝爾物理委員會執行長巴瑞尼(Anders Bárány)說起,到一九六○年代以前,幾乎沒有瑞典以外的人士受邀提名得主,也頗感意外。

諾貝爾獎的聲名鵲起,有二十世紀科學推展突進的因素。一般常說,二十世紀是一個物理科學的世紀;一戰之後在歐洲萌起的量子力學,在那之前的量子概念,尤其是物理科學巨星愛因斯坦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時空觀念革命的加持,二戰期間又有原子核分裂的發現,後來再有受到物理科學影響的生命科學技術革命,諸般種種的加薪添火,諾貝爾獎得以挑選如此耀眼的科學大師得主,可謂相得益彰,地位自是水漲船高。

一百二十年來,諾貝爾獎審慎將事,上世紀九十年代巴瑞尼也告訴我,他們的網路與外面分立隔絕,提名審核作業也極端保密。大體上來說,獲獎的得主大多實至名歸,但仍然不免偶有遺珠,引起紛爭。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江才健,資深科學文化工作者,曾任《知識通訊評論》發行人兼總編輯,帶給你每月一則富有人文的科學資訊。
本文出自

動如風

【本期封面】攝影/劉子正
許多民眾於晚間時分在新北市蘆洲區微風運河旁的「戶外河濱健身房」運動。台灣近年陸續吹起自行車、路跑與健身熱潮,運動風氣雖然愈來愈盛,但能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數仍是有限,須從環境、教育等小地方一步步培養,以讓運動更深植於文化之中,厚植台灣的健康國本。